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驳斥《中国人,你真的懂宋朝吗?》

2020-04-24 22:04 作者:老妖怪的老婆  | 我要投稿

不知大家都认真看了《中国人,你真的懂宋朝吗?》这篇满纸荒唐言的文章了吗?

奉劝诸位同学不要被这个无耻之徒欺骗了,他正打着宋朝的幌子卖他自己的狗肉。

你们看这是他的原文【某种意义上讲,数千年以来,中国帝制社会的精英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者,他们是机会主义人士。在缺乏严格的宗教约束和种族观念的前提下,他们最高的理想并不是家与国,而是人尽其才。无论是配置个人才华,还是配置巨额资产,他们都可能悄悄地在故土之外,绐自己 设置一个替代选项,且不为人知。

在国家竞争日趋白热化,交通与通讯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更是如此。】

什么意思呢?把他欲盖弥彰的几个字去掉再读一下!

【某种意义上讲,数千年以来,中国社会的精英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者,他们是机会主义人士。他们最高的理想并不是家与国,而是人尽其才。无论是配置个人才华,还是配置巨额资产,他们都可能悄悄地在故土之外,不为人知。的绐自己找一个替代选项。

在国家竞争日趋白热化,交通与通讯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更是应该如此。】

同学们都看明白了吗?

说他是汪精卫都夸他了!汪精卫青年时还有以死报国的志向,曾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为人传诵一时的时候,他呢?还没到国家困难的时候,就公然宣传“在故土之外,不为人知的绐自己找一个替代选项。”就公然说“中国社会的精英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者,他们是机会主义人士。最高的理想并不是家与国。”

就公然为汉奸洗地,称他们为治国之才以及顶级战将。原文【治国之才以及顶级战将(洪承畴、吴三桂等)开始自由的流动。】

不谈别的我就想问作者谭保罗一个事。吴三桂是什么顶级战将?只要学过中国历史的都知道吴三桂就是大汉奸他的主要成就:引清兵入关。洪承畴是什么治国人才?史书上也说的明白:被俘变节。他的主要成就:顺治二年多尔衮下达剃发令激起江南人民强烈的反抗之际,多尔衮紧急任命洪承畴为“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围剿绞杀明末起义军。

作者在文章里就明目张胆的歪曲历史。原文【实际上,灭亡中原,大规模屠杀汉人,并不符合蒙古和女真的最大利益,他们更希望和中原汉人进行贸易,互通有无。因为明朝长期实行路上封锁。这种情况下人和货物无法自由流动,冲突就是由这种封锁导致的。】

作者就是说:要是有强盗砸开你家大门,拿刀子抢你的财物,抓你的子女做奴隶。那都是因为你修了围墙不让强盗进来偷东西的缘故!竟然歪曲历史到这种丧心病狂的地步。还大规模屠杀汉人不符合他们的最大利益。大家都知道【嘉定三屠,扬州七日,江阴抗清八十一日】吗?(大家清不清楚都可以自己上网查一下,看完后你们的心情自然有转变。)我就想问一句那汉人只有乖乖的给他们当包衣、当奴隶才符合他们最大利益呗?

公然鼓吹宋朝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给“夷狄”当官。说韩德让祖父被契丹掳走为奴,靠着三代人的奋斗终于阶层晋级。韩德让终于当上了萧太后的情人。作为一个汉人他能和萧太后同桌而食,同被而眠。契丹人都不敢表示不满。

那么韩德让是怎么发家的呢?史书上说的很明白,【乾亨元年(979)七月,韩德让代父守南京。九月,宋军攻打南京,韩德让临危不惧,登城指挥守军抵御15昼夜,待援兵赶到,内外夹击,大败宋兵于高梁河(约在今北京外城一带),史称“高梁河之役”。韩德让因功授辽兴军节度使。乾亨四年,迁升南院枢密使,赐名“德昌”,成为汉臣中权势最大者。】那么大家了解“高梁河之役”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宋军为统一全国北上夺取幽州(今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被辽军击败的一次作战。

宋太宗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在平定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辽景宗耶律贤得知幽州被困,急令精骑增援。辽军反击,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线溃退,当时仅战死者就有万余人,宋太宗乘驴车逃走。辽军追至涿州(河北涿县)为止。

此次战争是辽国与北宋第一次在战场上的直接对话,是五代十国时期结束以后的一场重要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了宋朝统一的步伐。】

也就是说这个韩德让就是靠杀戮母国的同族、同胞,阻挡国家统一的步伐才发迹的!

联系当前的局势,大家再细细品味这篇文章......【大陆,宋朝,台湾,燕云十六州,人才,汉奸】

还有他所说的【不要做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精英要做机会主义人士。要在故土之外,不为人知的绐自己找一个替代选项。】

暗戳戳的示意:国家应该给“读书人”——他们这些社会精英一些特权,这样我们才好和那些“泥巴腿子”区别开来,只有这样他们这些社会精英才能获得“尊严感”。国家的要是不这么干的话,那我就要去“更发达的文明国家”,阻挡国家统一的步伐。以此建功立业!然后再帮助他们抹黑你,帮助他们攻击你,让你亡国,让你成为没有“道德”的统治者,被永世唾弃。

综上所述该文章作者不但无耻而且没有一丝一毫的国家意识。【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是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而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它是一种政治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公民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强大,使之在各国各民族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解答一部分评论区问题

评论区有人说“本来中国传统上就没有国家观念啊,中国人开始普遍形成国家观念是抗日战争的结果。”也有人说“民族国家观念是民国之后逐渐形成的,如果真讲究民族主义满清早就该被推翻,何必等到辛亥革命?”

谁告诉你“中国传统上就没有国家观念”的?让我来告诉你吧,1937年的全民抗战,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全民族觉醒。日本侵略者占中国的地,杀中国人,屠中国城,对准整个中华民族,使这个民族第一次没有阶级之分、没有地域之隔、没有统治与被统治之嫌,“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真正超越了阶级、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地域、超越了统治与被统治,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我们对现代国家的认识,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在这一饱受苦难的进程中,民众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没有最惨痛的沉沦,就没有最辉煌的崛起。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将阶级担当转化为民族担当,由阶级斗争的开路先锋,转变为民族存亡的中流砥柱,给中华民族注入了现代国家观念。

看明白了吗?抗日战争后共产党给中华民族注入的是现代国家观念。而中国的朴素的民族观,国家观,自古就有。中国的古代“民族”一词可见于《南齐书》列传之三十五《高逸传·顾欢传》中,有“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在中国,国家的另一个名称是“家国”,这并非一个语言学上的偶然。中国人认为小家就是大国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懂吗?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就包含着“修身、安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岳飞后背刺字“尽忠报国”还有“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你没学过?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没听过吗?

而中华民族的概念,则是最早由梁启超在其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的著作中提出,相关的历史学及人类学理论有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以及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的转化及混合》,中华民族这一政治概念在清末、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的有着不同的定义。1901年,梁启超先生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1902年梁启超先生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先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接着,梁启超先生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其云:“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看懂了吗?由“民族”到“中国民族”,再到“中华”和“中华民族”,梁启超先生基本完成了“中华民族”一词的创造。这是关于“中华民族”的最早词汇,一直沿用至今。梁启超先生在1902年提出的是“中华民族”的概念!而民族观念自古有之!


驳斥《中国人,你真的懂宋朝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