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enz】创作的心得:表达的重要性与风格的形成过程

绘画是一种语言/写作
- 风格是你的口音、语气、口头禅;
- 基本功是文法,速写训练是背汉字;
- 每张作品都是一篇短文、系列作品则是长篇小说;
- 努力背单字、学习文法之余
- 不要忘了你最终的目的是“表达”
关于表达:
- 表达的底层需求是“被看见”——也有自言自语类型的例外:痛苦往往来自于我们想被看见,却用了自言自语的形式;孤芳自赏还能找到知音是幸运的事,但不是常态
- 不是只有高大上的内容才叫表达——有时我们只是想传达简单的事
- 背单字、学文法都是协助我们更好/更精确的表达意思——刚学会例句,就想写冰与火之歌是不实际的
怎么看那些困扰着我们的风格
在没做分析之前,绘画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风格的形成+高仿版的)
1.从我们喜欢的作者中,“混血”而成
- 我们学不同作者的五官画法,体态表现,笔触等等……除了技法面外,也会学不同作者使用的“画面元素”和“题材”;
- 如果把绘画用写作做比喻,我们一开始的绘画风格就是从喜欢的作者中模仿“修辞”、“语气”、“断句形式”等等
2.后来我们学习了透视结构、艺用解剖学、构成、光和色彩、设计等等底层知识
- 我们才理解了以前模仿的一些“表现手法”,是从那些地方转化过来
- 就像明白了写作的“起承转合”、“论述结构”、“文法”、“中心思想”等等事物
3.风格有些人会说多画,画久了就形成了你的风格了
——其实就是写作,多写作,写久了就会有自己的“表达观点”
- 另一种看法:在1和2融会贯通后,风格是经过各种选择出来的结果;具有其底层逻辑;经过选择的表达形式,不一定要用到最高大上的技术,而是能让读者看到你持续的表达方式一致——才会对你的“表达方式”(风格)有印象
4.“混血”的对象太少的状况
所有的“绘画表现手法”都只从一个作者处取得养分“好像xxx”(正常)
我要画花,就去看a作者怎么画花;我要画褶皱,就去看A作者怎么画皱褶;
如果A作者没有画的部分怎么办?——
- 好一点的可以根据现实物件,思索“若是A作者会怎么表现”试着推理
- 差一点的则是,A作者没有画过,没有东西能借鉴时,自己就推敲不出来了
5.自己的风格
如果自己发展出了一套很有个人特色的“表现方式”(风格)
会遇到的问题:该如何定义某物体的表现方法
例如市场上
绘画也是一场自我修炼的过程
在还没有以绘画为职业
做xx找不到工作,你为
金亨泰
Z.W.Gu
村田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