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南:汉服走进新时代
张西南:汉服走进新时代
图文来自:国学云南
特别声明:本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余文章为原作者观点,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2019年5月4日,一位身穿汉服的女子正漫步在大街上。摄于成都太古里。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强大,国人开始寻找对民族身份认同和辩异的渴望,人们的文化自信也日益增强。
自去年4月18日,共青团中央在陕西西安大唐芙蓉园举办以“新时代、新华服、新青年”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华服秀暨第一届华服日国风音乐盛典以来,中华传统服饰正式走出圈子,走向社会,走向全国,并为大众所接受。过去,穿着汉服在街上行走可能会被视作“怪人”,而今,身穿汉服“轧马路”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穿梭在都市大街小巷、楼堂馆所、乡镇公园等地方,汉服穿着已经“常态化”。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四书五经中的冠服系统,悠久的汉服文化是反映儒家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贯穿西周到明朝的儒家书史体系,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汉服不仅是中华民族中主体民族汉族的宝贵财富,亦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宝贵财富。
如今。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中华文化又重新得到世界的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中国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觉醒,国人开始反思我国之优秀文化,并举力保护继承。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年轻群体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认同感加深,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服饰、传统工艺日用品等必将越来越重归大众视线,并走向生活化、大众化,走进我们的新时代。

2019年5月4日,一对身着汉服的青年男女正在人流中穿梭。摄于成都太古里。

2019年5月25日,年轻的妈妈正在为女儿拍照。摄于成都郫都区安德镇安龙村。

2019年6月30日,成都市新格林艺术精品堂培训学校的五名身着汉服学生正迈步在时尚打卡地——太古里。摄于成都太古里。

2019年6月30日,迎着阳光,带着喜悦,走进美好生活。摄于成都太古里。

2019年6月30日,一个小男孩带着好奇的神态,望着哥哥姐姐穿着的衣裳。摄于成都太古里。

2019年6月30日,一位身穿汉服的女子正手持手机,站在她的爱车旁做视频,引来过往行人的眼光。或许这正是她需要的“回头率”。摄于成都太古里。

2019年6月30日,如今,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与展示的空间。做网红和抖音正是当下流行玩法。这位女子正在街头做视频直播。摄于成都太古里。

2019年7月7日,一个女子正在休闲地玩着手机,另两个女子擦肩而过。摄于成都太古里。

2019年7月25日,现代青年人有的是无拘无束与自由开放的生活方式,而成都人,更多了“休闲、快耍、慢活“的生活品味。摄于成都太古里。

2019年9月13日,大人带着小孩正在一家馆子等待用餐。摄于成都金房苑东路。

2019年9月27日,从东坡故里——四川眉山市来到成都古香古色宽窄巷子的两位女子,其鲜艳夺目的汉服引来行人的回眸。摄于成都宽窄巷子。

2019年9月29日,一名身着汉服的女子正行走在街头摄影展览中。摄于成都太古里。

2019年9月29日,一位摄影师正在街头为三个女子拍照。摄于成都太古里。

2019年9月29日,两个身着汉服的帅哥正在熊猫背景墙前拍照。摄于成都春熙路。

2019年9月29日,三位女子正在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成都变迁与辉煌摄影展览”。摄于成都春熙路。

2019年10月1日,国庆节这天,穿上中国华服在具有四川地域代表的天府广场拍照。摄于成都天府广场。

2019年10月25日,如今,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已经完全融入生活的各个场所和角落。摄于成都地铁7号线。

2019年10月27日,家住成都潜水半岛的苏女士带着9岁的女儿正在桃蹊书院浏览。苏女士说,每至周末都要让女儿身穿汉服并学习中国书法、古琴和到图书馆阅读中国文化书籍。摄于成都桃蹊路。

2019年10月30日,这里,被称之为“美食之都”和“天府之国”的美誉,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难怪中外游客到了成都都要说“Chengdu is a city that doesn't want to leave when it comes——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摄于成都太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