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第210篇 洛阳白云观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旅游第210篇 洛阳白云观。
洛阳白云观,位于孟津老城东良村东南半公里许的邙岭翠屏峰北麓,东有八百诸侯的会盟台,西有李密的阅兵台,南有首阳山伯夷,叔齐冢。南依邙山,北临黄河。这里是洛阳的北大门,为历代控制黄河渡口的重要军事要塞。
洛阳白云观是一座利用沟坡建成的有地面建筑和窑洞的道观。有前后山门两座,地面建筑有三清殿、玉皇殿、真武殿、九龙殿、安阳阁、火神阁、白衣阁、二仙阁,殿阁等九脊歇山式建筑。窑洞有三皇洞、王母洞、关圣洞、观音洞、药王洞、白云公主洞等。
历史记载白云观收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最著名的有“三宝”:明版《正统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大书法家赵孟頫的《松雪道德经》石刻和《阴符经》附刻。
据县志记载,洛阳白云观始创于隋唐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隋朝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大乱,瓦岗寨后主李密和割据洛阳的权贵王世充血战于黄河之滨,合计有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李密兵败随李世民西奔长安,李密的妹妹白云公主隐居此处修道,故名白云庵。遗骨所葬处在观南峰台上的皇姑冢。
李密生于公元582年,没有成年就到洛阳给隋炀帝当侍卫。天下大乱,李密投奔杨玄感。杨玄感失败被杀后,李密投靠翟让的瓦岗军。大业十三年(617年)春天,李密和翟让带领七千名精兵从阳城向北出发,攻克兴洛仓。任凭百姓拿走粮食,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也闻讯赶来,多达几十万人,受到百姓欢迎。瓦岗军内讧,李密杀害翟让,当上了瓦岗军领袖。李密领导瓦岗军攻克金墉城,自号魏公,后宣布称帝。不久,隋朝的大将王世充打败李密。无兵无将的王世充很不情愿的投降了李世民。武德二年腊月三十(619年1月20日),李密叛唐被杀。
正史记载,李密确实有一个妹妹。可能是李密数次失败,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李密妹妹隐名埋姓在此。
洛阳白云观历代均有道士住持。唐朝玄宗奉祀圣祖玄元皇帝——老子之圣地,名天长观。按玄宗谱系百字派传序,衣钵相传从十一代至二十七代。宋末元初,全真教兴起,金世宗时,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金末重建为太极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