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数600+必看!高度近视了?后巩膜加固术了解一下
高度近视是什么?
高度近视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决定,但是后天的视觉环境、工作性质、生活习惯以及全身健康、营养状况也起一定作用。
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球从出生到12岁会逐渐变大和变长。儿童和青少年如果看近时间太久,眼睛会适应性地变得更长,就会产生近视,轻度和中度近视对眼睛的危害并不严重,但高度近视对眼睛的危害就很严重了。
打个比方,就像吹气球一样,气球吹到一定大小就可以了,稍微大一些也没关系,如果吹得太大了气球壁就会很薄,然后就会怎么样?对,就有爆炸的危险(请自行脑补一下爆炸的画面)。同样的道理,眼球过度变长,眼球壁就会变薄,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像屈光度为-600度及以上的近视眼我们称之为高度近视。其特点为眼轴进行性增长,近视度数逐年加深,球后段扩张,视网膜脉络膜退行性变从而引起视力下降, 甚至失明,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正常视觉效果和高度近视视觉效果对比)
随着近视已经成为日益关注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六分之一的人口有近视或高度近视,而且在学龄以后及成年人中不能矫正或错误矫正的近视患者数量已经超过1.5亿人次,其中因高度近视导致视网膜病变致盲的案例数不胜数。
高度近视人群眼部各种病变风险都较大,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劈裂、黄斑裂孔、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其中,视网膜脱离是高度近视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出现高度近视并发症,早期治疗简单、微创、高效,晚期治疗费事、费钱且视力恢复差,而且患者需要承受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力。建议早了解,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应对高度近视?
应对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是很有效的控制高度近视进展的手术方法。是应用异体或自体的生物材料加固眼球后极部巩膜,以期阻止眼轴增长,缓解高度近视发展,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症的一种手术,其治疗高度近视的机理及效果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得到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的证实。
后巩膜加固术手术原理:因高度近视眼度数发展的病理基础是眼球的病理性扩张,眼轴病理性增长,使近视度数不断加深。
而后巩膜加固术是应用生物材料植入眼球的后部,植入的材料与眼球后壁粘连在一起,有效地限制了眼球的扩张,阻止了眼球的延长,促进了局部新生血管的形成,增加眼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控制近视度数发展和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症的目的。
同时西安爱尔眼科医院已率先在西北地区独立开展后巩膜加固术,以手术来帮助患者提前预防视网膜严重病变或者延缓病情的发展,让高度近视的脚步“慢”下来。
后巩膜加固术的手术适应症?
控制高度近视进展和预防高度近视并发症
(近视度数≥600度,眼轴长度≥26 毫米)
治疗巩膜扩张引起的眼底黄斑病变
(黄斑劈裂、黄斑裂孔、黄斑出血、黄斑萎缩)
后巩膜加固术的术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后巩膜加固术需要做广角视网膜激光扫描、IOLmaster 700、眼底照相、黄斑OCT、双眼视野、视盘OCT、眼部B超、医学验光等检查,术前需要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
后巩膜加固手术用什么材料做?
手术材料的选择通常分为两大类:生物性材料和非生物性材料。生物性材料主要有:异体巩膜、硬脑膜、自体阔筋膜、肋软骨、去细胞异体真皮、脐带、牛心包生物补片等。非生物性材料主要有:聚酯纤维网、硅胶、明胶海绵、聚四氟乙烯树脂等。非生物性材料的优点使获取较为容易,但缺点是不易于患者的巩膜融合,新生血管不易长入,不能改善眼内组织的血液循环。生物性材料的优点是容易与患者的巩膜融合,但是来源较为困难。所以总体上说,使用生物性材料的手术效果要优于非生物性材料。而且,越与人体巩膜组织相接近的材料,生物相容性越好,越不容易发生排斥反应。因此,异体巩膜是后巩膜加固手术的最佳植入材料。
后巩膜加固术怎么做?
传统的手术方法通常被称作“兜带术“,是将一条植入物从眼球前部伸向后部,放置于下斜肌与视神经之间,从而加强眼球后部的巩膜组织。但是操作较为困难,有时为了手术视野暴露好,还需要暂时将外直肌切断,所以手术时间长,且植入物距离视神经很近,容易对视神经造成损伤。
后巩膜加固术如何控制近视增长?
该手术的作用机理主要是:
①机械性加强后部巩膜。植入的材料逐渐与受体(接受手术的患者)巩膜融合为一体,加强患者的巩膜,阻止眼球扩张、眼轴延长从而延缓近视的进展。
②改善脉络膜和视网膜血供。当植入材料在与自身巩膜融合的过程中,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促进新的血管网长入,从而加强眼部的血液循环,达到改善高度近视眼睛的"营养状况",避免发生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
③减轻玻璃体及后巩膜葡萄肿对视网膜的牵拉反应,改善由于牵拉而导致的视网膜劈裂等眼底病变。
大家现在明白手术原理了吧!希望通过这个手术来提前预防视网膜严重病变或者延缓病情的发展。但目前没有任何方法能治愈近视(包括近视手术),在目前没有任何方法能治愈病理性近视的情况下,这个打“补丁”的手术也就是最实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