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升级到全画幅传感器的利弊好坏-单反之缘起

2019-12-04 18:07 作者:videocase影像MAX  | 我要投稿

Canon,Sony,ARRI和RED在过去几年之间都发布了自己的全画幅摄影机,而且有越来越多的电影拍摄者开始使用全画幅摄影机。对于大方向,肯定全画幅是王道,但对于现在全画幅和其它画幅并存的时代,那么现在是时候考虑升级采用全画幅工作流程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现阶段升级全画幅的利弊好坏。

 

首先,全画幅用作影片的拍摄并没有什么开创性的地方。从佳能5D Mark II在2008年开启单反视频拍摄以来,单反相机就一直能拍摄全画幅视频。很多厂商发现了这个市场,专门开发了很多单反拍摄视频的功能,如大家熟知的索尼A7S2,佳能5D4,松下S1H等。


佳能5D Mark II

 

用单反拍摄全画幅视频,能够用较小的成本得到较高的画质,而且在景深的表达上,全画幅单反能轻松拍出"电影感"画面。如果针对一般的企宣,高端婚礼,大多数单反相机完全能够满足应用。几年前发布的索尼A7S2和佳能5D系列现在仍是这方面的主力。


全画幅能轻松营造浅景深

 

单反拍摄视频的技术关注点主要在于分辨率、画幅和帧频。有原因表示,由于单反机身小,想在其中叠加太多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起来比较不易,但也有原因表示更加符合现实,就是单反厂商一般也有摄影机部门,为了不影响摄影机的销量,限制了一些参数。如果从参数入手,可以想象Z CAM E2摄影机的参数非常强悍,但它的体积很小。

 


Z CAM E2-F6的基本参数与体积

 

对于拍摄一般帧频的视频,如2K或4K的25P/30P,大多数全画幅单反相机都能够满足拍摄,只有在拍摄升格视频或使用更高系统频率时,才会裁切传感器到S35尺寸,对此佳能5D4、1DX-2和EOS R就是典型的例子,全幅下只能实现高清50/60P的帧频,要实现4K只能裁幅到S35,而且只有25/30P。

 


佳能5D4、1DX-2和EOS R的裁幅4K模式

 

松下的S1H为了拍摄4K 50/60P的视频,也只能在S35模式下拍摄。

 


松下S1H部分拍摄参数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全画幅下拍摄4K 50/60P对于单反存在一个瓶颈。

 

而且很多半幅的相机,拍摄4K 50/60P也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如索尼A6XXX系列,甚至最新的A6600,也只能达到4K 25/30P。


索尼A6600拍摄参数

 

单反的另一个缺点在于很多机型虽然能够达到高分辨率,但是并不能够实现高采样和高量化。很多单反仍然保持在4:2:0 8bit上,这对于视频是很低的水平,在拍摄色彩过渡丰富的画面时,容易出现条纹,调色空间也不大,抠像上容易出现绿边。尤其是调色,因为很多婚礼习惯做一些风格化的调色,但使用相机的话,就容易出现色彩溢出或亮暗部缺失。

 

有的厂商看到了这个缺点,推出了如S1H这样能够拍摄全幅4K 4:2:2 10bit的机型,这可谓能与摄影机相匹敌了。

 



松下S1H全幅4K 4:2:2 10bit

 

但S1H的价格也在单反阵营中是最高的,官方报价28998人民币。

 



松下S1H官报价

 

可不论价格高不高,它相比于摄影机还是便宜的。如果要求不高,很多制作机构为了便宜这点,宁愿在后期多花一点时间,也使用单反进行拍摄。

 

正由于这点,使主流摄影机逐渐感到了危机。在摄影机不断加强S35画幅特性的时候,全画幅的单反在中端市场反而大行其道。摄影机厂商也逐渐感到,人们对S35下的各种功能,没有全画幅来的诱人,即使全画幅只有4K 25/30P或高清50/60P,对于中端或中低端市场也是足够的。

 


 

所以,摄影机的画幅开始晋级了。

 

后续关于摄影机的部分即将发布,敬请持续关注。


升级到全画幅传感器的利弊好坏-单反之缘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