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三章:体育目的

2023-08-23 05:29 作者:g清華北大歐陽奮強g  | 我要投稿

第三章:体育目的

体育目的:是规定体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到达的标准。

 

第一节: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一、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发展水平

(1)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

(2)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

 

2.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1)体育本身的特点

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利用自然力和卫生措施等作为手段,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

2.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他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2)体育的功能

1.体育的特有效能是体育的健身功能。健身功能是体育事业事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事业效能的本质特征,因此是确定我国体育目的和任务的主要依据。

 

3.人的体育需求

人对体育的需求体现在,人们对健康的需要、提高工作能力的需要和全面发展的需要等方面。

 

第二节: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1.我国的体育目的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2.我国的体育目标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2)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4)提高国民素质

3.体育目的与体育目标的关系

(1)体育目的是体育实践的总方向和总要求,体育目标要以体育目的为核心灵魂。

(2)体育目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体育实践中只有将体育目的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有标准的、分层次的目标体系才有望实现。

(3)体育目标是体育实践的具体方向,体育目标反映并服务于体育目的。

(4)围绕体育目的确定体育目标,体育目标可以是多个的,但体育目标不能背离体育目的。

 

4.确定目标必须符合如下条件:

(1)目标符合目的内涵

(2)明确实施目标所处的阶段性

(3)相应阶段类的主客观条件

(4)社会主体实践的主观意志

 

第三节: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

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

(1)不同区域的体育途径

以实施体育的场所为标准,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

1.家庭体育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或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 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活动。

 

2.家庭体育的意义

1)家庭体育是人生接受体育的起点,是学校体育的社区体育的基础;

2)家庭体育不仅能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还可以增加家庭凝聚力,促进家庭团结。

3)家庭体育活动可以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接触、沟通思想,养成相互照顾以及正确对待别人和自己等优良品德。

4)在于他人的共同体育活动中,家庭体育可以起到扩大交往,调节情绪等作用,使邻里关系和睦,因此,家庭体育有着很强的社会效益。

 

(2)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以在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活动。

 

3.学校体育的意义

1)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共同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

2)学校体育是联结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桥梁,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在我国体育发育战略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学校体育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

 

(3)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是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区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的特点

社区体育具有活动范围的局域性、活动设施的公共性、活动组织的民间性、活动方法的服务性、活动指导的平等性等特点。

 

3.社区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区别

1)社区体育是在居住区内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社会体育一般指除学校体育以外的一切体育活动,无区域性限制。

2)社会的一般概念为地区社会或生活共同体,是人们的生活空间,而社会体育范围包括整个社会,外延更大。

3)社会体育属于行政主导型体育,而社区体育属于民间主导性体育。

 

(2)不同形式的体育途径

1.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一个传授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2.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人们自觉地从事体育活动的锻炼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强身健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

3.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4.运动竞赛

运动竞赛是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为内容,根据规则的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和心理的相互比赛的过程。

(3)不同对象的体育途径

按照体育参与者参与职业的不同,可分为

1.职工体育

2.农民体育

3.军人体育

4.特殊人群体育

 

二、实现体育目的、目标要求

1.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

(1)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2)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3)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

(4)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5)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1.坚持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2.要提高大众体育的参与性和针对性

3.对于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

 


第三章:体育目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