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乙亥(1875)恩科順天鄉試 孟子題四書文一篇 【清】王晉濤.作
順天鄉試,光緒乙亥(1875)恩科,中式第八十名舉人王晉濤,江蘇蘇州府新陽縣人,附貢生。
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梁惠王上》
〇破題
老幼有遞及之情,王天下無難焉。
〇承題
夫天下之大,老幼之所積也。老與幼果由吾及人也,天下不誠運於掌乎!
〇起講
且敬老慈幼之典,王者所以示天下也。不知其量雖極諸天下,其事實近取諸一身。以一身倡乎平天下,而天下之感通者,神以天下待治於一身。而一身之轉移者,捷施之有序,亦喻於無言。敬愛立而立,而氣類通其風動萬方乎,亦猶施之四體焉已矣。
〇出題
王天下在用恩以保民,王幾疑天下之遠,未易歸吾掌握矣。王又疑王天下之難,必先擴吾運量矣。
〇起股
然天下雖遠,不外老與幼耳。
王天下雖難,不外老人老,幼人幼耳。
而特不能遽及人老也,人之老宜養,而一堂之養反遺;人之老宜尊,而一室之尊反昧。雖雅意殷拳,亦嘗舉引年之典,而舍近圖遠,天下有譏其忘本者矣。
而特不可驟及人幼也,人之幼宜慈,反靳其慈於同體;人之幼宜教,反吝其教於同根。雖中情懇摯,亦欲盡懷少之思,而舍易圖難,天下有疑其要結者矣。
〇出題
何也?忘乎吾老,忘乎吾幼,即不足以及天下也。
〇中股
而有如老吾老乎,祝噎祝哽盡其誼,授几授杖隆其儀。吾之老吾自事之,若無與於天下也。而不知由是以遞及焉,則義摩仁漸,萬姓已聯為一體。
抑有如幼吾幼乎,飲食教誨篤其情,保抱提攜盡其責。吾之幼吾自蓄之,似無關乎天下也。而不知由是以漸及焉,則德洋恩普,方寸可愜乎群情。
〇後股
於此而視天下為遠,則必老幼之有所未及也。水深火熱之情,望承平者已久。苟徒切拊循於門內,而未勤扶字於寰中,天下之望治雖殷,徒扼腕於下情之難達,然其理自相感也。誰無父子,貴賤殊而愛敬無殊;同此尊親,形跡判而性情不判。恃源而往問,尚有東西朔難阻吾聲教者乎!老老近乎孝,幼幼近乎慈,由近及遠,王天下一指顧事耳,王不將欣然動哉!
於此而疑王天下為難,則必老老幼幼之不能遍及也。暑雨祁寒之眾,所待給者甚奢。苟恩勤已盡於門庭,而呼籲徒殷於億兆,天下之望君雖切,亦延頸於隱願之未酣,然而其情已相通也。久安長治,基之在耳目之前;一道同風,約之皆淺近之事。向明而理問,猶有家喻戶曉,勞吾敷布者乎!老老本乎仁,幼幼本乎愛,由易及難,王天下如反手間耳,王曷弗奮然興哉!
〇落下
天下可運於掌,不可為由吾及人者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