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倪光南院士的制裁高通计划实施,对国内厂商是好是坏呢?
提到联想,大家可能会想到三个人物,柳传志,杨元庆和倪光南。说到倪光南当初由于和柳传志在联想的发展路线上冲突而被踢出联想。当时柳传志的路线是“贸工技”而倪光南是“技工贸”。可以看出倪光南是一个技术性的人才,即使在今天很多人提到倪光南就想说联想。当然都是对联想的“贸工技”路线的调侃也是无奈。

而最近一次倪光南院士的发声是在美国对华为芯片的全面制裁事件上,倪光南院士的建议是:美国既然要从根基上动华为芯片,那么这就不是全面贸易战了。我们就要反制美国,我们可以支持高通,苹果和波音,显示他们在国内的销售。这样由于国内市场的巨大市场份额,导致高通的营收下降,无法承担巨额的研发投资,从而不得不退出5G市场。其实就是一个理念,你打我的高科技企业,我也打你的高科技企业。看谁能先扛过去,大家互相伤害。

当然限售高通对高通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因为在高通手机处理器上其最大的几个购买者都是国内手机厂商。但是这样一来国内厂商会怎么样呢。
作为手机厂商,大规模弃用高通零件和技术,将这些转移到其他厂商包括联发科,三星以及紫光展锐和华为上。但是在性能上肯定是不如高通的,但出于种种原因,国内手机厂商的目标还是联发科。

当然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高通,如果全面禁用高通,那么高通的手机处理器和技术的出货量将垮塌式的下降,也就是说在全球市场上能排的上号的使用高通的仅剩三星。那么高通在全球各个地区将会受到反垄断调查,最高兴的就是联发科和三星。当然很多人说这是和美国芯片企业全面翻脸,但是这是不存在的事情,美国芯片企业不仅高通一家,其他芯片企业例如英特尔想要硬挺高通的话,前提是能否舍得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利益。
当然这对于我们现在的科技技术上来说,这是无所畏惧的,真正的困难在于系统生态上面,就像pc处理器上一样,我们现在的ARM处理器的性能并不是非常落后于英特尔的处理器,但是是问题就是软件生态上。无论是办公还是娱乐软件绝大多数都是基于X86架构来的。这才是问题所在,如果在主流软件上有基于ARM架构的版本出现,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所以我们现在问题不是硬件上的问题而是系统生态的问题和生产的问题。

其实科技进步从来不是因为制裁而停滞不前的。要知道我们一直是在被封锁中的。但是科技进步最大的问题是内部支持不支持。就三星手机那系统都能获得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就是因为韩国人的支持。所以我们现在要想打赢这场科技上甘岭,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团结,要万众一心要让别人知道中国的14亿人市场是多么恐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