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
去年年初市场上有一波声音不停的在说老龄化社会,未来医疗行业一定很好;于是我开始研究医疗行业,一个市场共识是:药不如械,械不如服务,20年的一场疫情,国内医疗行业开始提出“医疗新基建”,一个本能的判断,既然要大力建医院,那肯定要大量采购医疗器械,于是我开始尝试学习这个行业,而学习这个行业最好的办法便是进入这个行业。
从宏观上来说,医疗器械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和家用电器类似,不同的是,医疗器械的研发壁垒相对较高,器械2B,家电2C;2B的行业品牌溢价不高,议价能力不强,B端主要考虑性价比;2C的行业品牌溢价率高,品牌优势明显,品牌议价能力较强。
从整个行业来说,医疗器械行业的优势有:1、疫情使得国家认识到了我国医疗资源的短缺,医疗新基建给整个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机会;2、政策面大力扶持国产替代,目前一家医院要采购进口设备的难度非常大,需要进行进口论证,除非是没有国产品牌可以选择,否则原则上不买进口设备,目前一家新建医院设备采购款仅有百分之几的份额是允许采购进口设备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采购款都用于国产设备采购,这项政策极大的有利于国产龙头医疗器械;3、医疗器械的教育成本较高,一旦客户习惯了使用某种品牌的医疗器械,后期基本上很难再更换品牌;4、国产医疗器械相对于进口医疗器械来说,国产品牌的灵活性更佳,国产品牌能够快速响应临床需求,进口品牌的反馈周期非常长,本土化较差,医院越来越偏好于使用国产品牌。
劣势有:1、医疗器械行业普遍应收账款较大,账期较长,小医院的坏账率较高;2、医疗器械后期维保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比较大,后期维保利润率并不高,维保费用占比影响销售端;3、整个医疗器械的市场容量有限,医疗器械的行业周期可以参考家电,房地产停滞了家电也就停滞了,相应的,医院建设也是有上限的,一旦医院建设没有了增量,医疗器械也就不会再有太大的增量,医疗器械的使用周期大都在十年以上;4、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医疗器械已经进入红海阶段,主要拼价格,净利率较低。
综上,个人认为医疗器械受医疗新基建政策的影响,3-5年行业机会都还不错,高端医疗器械,如大放设备、医疗机器人等国产替代的空间较大,中低端设备市场已经较为饱和。总体来说,行业虽好,但公司的不确定性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