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崭新角度谈周深伴唱朱七梁祝故事《楼台》「柔丝欲断惹人怜」(篇238)
MW:崭新角度谈周深伴唱朱七梁祝故事《楼台》「柔丝欲断惹人怜」
2018/11/23 微博原稿(篇238a b)
2021/07/09 上传b站(篇238a b)2合1
2021/07/09
继续选取微博歌话,几篇合为一篇,转为简体字版上传b站。以前的歌话,在超话内框上传,每篇上限2千字,那时不懂如何操作头条文章,不懂插图,纯文字发博,所以每首歌话都分若干篇。 自从学懂插图後,方发觉头条文章的好处,开始转用头条发博。适逢微博系统升级,由手机不可编辑到後来可以,这段相当长的时间,扰扰攘攘之间,错误发文在公众平台,没有进入到超话。待到知道後,微博已对我限流,只准在自家的博发文。起初连公众平台也不可以,後来可以了;然後最近四丶五月重发的8篇头条(插图版 重发三年前歌话几篇合为一)连续获推荐阅读),谢谢微博!
到了8月中,限流超话差不多一年了。我不是不想上诉,而是半个手机盲,以前还可以透过客服个人服务说明事项。现在接触的是电脑自动系统,不识填那些项目,结果每次都放弃查询。我为周公子写歌话,免费供稿音乐杂志,只想向Manfred Wong的读者介绍周公子的歌曲,不求什麽回报!我为这个中国,甚至是世界,百年一遇的嗓子:「童嗓丶少年嗓丶天然女高音域」迷醉了!
六年前认识他,如此美到极致的嗓子,有些人囿於识见,竟然口出恶言丶诋毁丶诅咒丶讥讽丶指駡不断,若不是周公子情商高,否则都未必抵受得了!奶奶为他抱不平,虽非音乐专业,也用其他方式,例如OST曲子背後的故事,歌词的解读,触发了的感受等来赞美他的曲子,为他发声,为他讨回公道。古稀之龄的我说:「希望有生之年可见证他的辉煌」,果然不出几年,他「破茧成蝶」,爆红了国内,成为「国民度歌手」了!
我专注於他的原创曲,几年下来,他百多首原创曲里,我写了八十多首,接近60万字。我退休23年,退休後7年(2015年8月)认识了深音,可以负担得起时间全情投入为他写歌话,2015年认识他时是16万粉丝。2016年5月《大鱼》发布後,短时间里多了好几万,由25万增加至30万。所以奶奶是见证了他是从颠簸山路,跌跌撞撞才到了今天的林荫大道,他还要继续走下去的!总之,所有在他音乐路途上,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我们要学习周公子那种「善意对待每一件事」,凡事都抱着「感恩」之心,人生才会开心快乐的啊!
至於国外,包括亚洲丶欧美等地的华人社会,以及一些外国人士,〈声入人心〉节目里,他唱的几首国际跨界古典美声歌曲,点击红爆了油管,令人认识了他古典美声,正统学院派训练之功底,惊艳了乐坛,可以媲美那些国际古典跨界巨星。我是境外人士,当然知道得很清楚。当日我传这几首歌到我几个不同圈子友侪的平台,许多平日不作反应的朋友,包括远在外国生活的,都纷纷夸赞不已,说现在方知道他的厉害!
能够走出国际,不是每个歌手都梦寐以求的吗?我一向都说他是国际级水准,虽然〈声入〉很不友善消耗他的热度,以及带来一些副产品(黑子)狙击他,但却是他音乐生涯里的一个里程碑。他在国外,就是那几首古典跨界歌曲才让外人惊艳万分(有原曲可以比划),才多了国际人士认识。小友叫我看数据,只长了13万粉;我也叫小友看国外油管歌曲的点击量。还有,他大量的OST(大约),2016年2首,17年6首,18年12首,19年18首,20年20首,21年迄今18首。2019年他开始爆红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我们的歌〉以及〈歌手当打之年〉两个综艺节目。
我不想争论「国际演出」与「演出」的分别,大家的焦点不同。我说的是「国际」,你说的是「演出」。大家理解的「国际」也不同,总之,出了国门不一定就是「国际演出」啊!那麽戾气的回应,绝对不是周公子的作风!在他的字典里,只有「与人为善」与「感恩」这回事!让我们学习学习公子深做人处事的态度吧!
对於超话的限流,我有少许的疑惑,既然頭條文章相当密集推荐我的歌话,本人的微博应该没有问题吧!为何仍然拒我於超话之外!是两个不同组别的不同观点与看法吗?我不是不想直接联络微博有关检核文章的部门,而是通过不了电脑自动回覆这一关,我是无从说明我要说的!
還好,我现在已适应了安在我自己的博里发文,喜欢我文章的小友,关注了我,就知道我有更生了。现在每天都有新小友関注了我,谢谢支持!
现在我都是随心之所至好了!谢谢!
2018/11/23
(一)歷代梁祝故事的不同演繹
梁祝乃中国四大民间传奇故事之一,古代典籍中最早记载故事的是初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其後宋丶元丶明丶清朝代的典籍中都有不同故事演绎。






上六图:梁祝动漫海报 以及日本漫画绘本
1)摘录明末冯梦龙的〈情天宝鉴〉:
「梁山伯丶祝英台皆东晋人。梁家会稽,祝家上虞,尝同学。祝先归,梁後过上虞访之,始知为女。归乃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许马氏子矣。梁怅然若有所失。後三年,梁为鄞令,病且死,遗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适马氏,过其处,风涛大作,舟不能进。祝乃造梁冢,失声哀恸。忽地裂,祝投而一死。马氏闻其事於朝,丞相谢安请封为义妇。和帝(502年)时,梁得显灵异效劳,封为忠义。有事立庙於鄞云。」
2)翻阅了家中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第28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千多字的第7节,故事和〈情天宝鉴〉不同。轉貼:

『又有个女子,叫做祝英台,常州义兴人氏,自小通书好学。闻馀杭文风最盛,欲往游学。其哥嫂止之曰:「古者男女七岁不同席,不共食。你今一十六岁,却出外游学,男女不分,岂不笑话!」英台道:「奴家自有良策。」乃裹巾束带,扮作男子模样,走到哥嫂面前,哥嫂亦不能辨认。英台临行时,正是夏初天气,榴花盛开,乃手摘一枝,插于花台之上,对天祷告道:「奴家祝英台出外游学,若完名全节,此枝生根长叶,年年花发;若有不肖之事,玷辱门风,此枝枯萎。」祷毕出门,自称祝九舍人。遇个朋友,是个苏州人氏,叫做梁山伯,与他同馆读书,甚相爱重,结为兄弟。日则同食,夜则同卧,如此三年。英台衣不解带,山伯屡次疑惑盘问,都被英台将言语支吾过了。读了三年书,学问成就,相别回家,约梁山伯:「二个月内,可来见访。」英台归时,仍是初夏,那花台上所插榴枝,花叶并茂,哥嫂方信了。同乡三十里外,有个安乐村,那村中有个马氏,大富之家。闻得祝娘贤慧,寻媒与他哥哥议亲。哥哥一口许下,纳彩问名都过了,约定来年二月娶亲。原来英台有心於山伯,要等他来访时,露其机括。谁知山伯有事,稽迟在家。英台只恐哥嫂疑心,不敢推阻。山伯直到十月,方才动身,过了六个月了。到得祝家庄,问祝九舍人时,庄客说道:「本庄只有祝九娘,并没有祝九舍人。」山伯心疑,传了名刺进去。只见丫鬟出来,「请梁兄到中堂相见。」山伯走进中堂,那祝英台红妆翠袖,别是一般妆束了。山伯大惊!方知假扮男子,自愧愚鲁,不能辨识。寒温已罢,便谈及婚姻之事。英台将哥嫂做主,已许马氏为辞。山伯自恨来迟,懊悔不迭。分别回去,遂成相思之病。奄奄不起,至岁底身亡。嘱付父母:「可葬我于安乐村路口。」父母依言葬之。明年,英台出嫁马家,行至安乐村路口,忽然狂风四起,天昏地暗,舆人都不能行。英台举眼观看,但见梁山伯飘然而来,说道:「吾为思贤妹,一病而亡,今葬于此地。贤妹不忘旧谊,可出轿一顾。」英台果然走出轿来。忽然一声响亮,地下裂开丈馀,英台从裂中跳下。众人扯其衣服,如蝉脱一般,其衣片片而飞。顷刻天清地明,那地裂处,只如一线之细。歇轿处,正是梁山伯坟墓。乃知生为兄弟,死作夫妻。再看那飞的衣服碎片,变成两般花蝴蝶,传说是二人精灵所化,红者为梁山伯,黑者为祝英台。其种到处有之,至今犹呼其名为梁山伯丶祝英台也。
後人有诗赞云:
「三载书帏共起眠,活姻缘作死姻缘。非关山伯无分晓,还是英台志节坚。」』
链接:维基百科〈喻世明言〉之〈李秀卿义结黄贞女〉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13163
链接:维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A2%81%E5%B1%B1%E4%BC%AF%E8%88%87%E7%A5%9D%E8%8B%B1%E5%8F%B0
自唐至今,故事传说不停添加新资料,已成为中国通俗文学里的经典。以梁祝传说为本之艺术表演包括电影丶电视丶舞台剧丶歌曲丶乐曲不胜枚举,其中当然最着名的音乐是1958何占豪丶陈钢所作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现在这首《楼台》间场音乐亦用了此曲。
(二)词曲作者仝演唱者朱七简介
朱七是中国知名的创作歌手,四十多岁,资历甚深,是小深深的前辈音乐人。1995年开始写歌迄今,朱七十年代,以朱七的笔记系列入歌,时隔6年,第五集《书名号》专辑面世。金曲制作人王治平与台湾顶尖编曲团队乐队,历时2年打造,内收14首作品。

朱七写了首梁祝,节录他说的:『「在故事广为流传的时间里里,一定有人,心里认为梁山伯爱上的,是男生祝英台......怅然如有所失。」
「故事背後似有更复杂的真相,篡改了剧情,蝶已展翅,唱了什麽,任由听者各执一词好了。」
「歌初写时,是首独唱,编曲完後,才改为合唱。我心中合唱唯一对象是周深。周深加入,歌曲复杂度和美感一一呈现。自己更像舞台设计者,客串其中。」
「情爱之路,本不该受任何限制,无论家世年龄地域经济相貌学历……他(她)明明在眼前,却视而不见。」』
链接:朱七原文 小而美歌词网
http://www.jplyrics888.com/lyrics/48932.html
(三)歌曲介绍(宁波市檔案館「小人书」连环图画配对歌词)




上三图:2019年7月7月〈深空间〉演唱会 朱七作为嘉宾与周深同台演唱一曲《楼台》
最初听此曲时,朱七的声音满是磁性浑厚沧桑感很重的男声。梁祝的年龄是翩翩少年,祝英台是16岁,梁山伯即使大几岁都是廿多。朱七唱梁山伯感觉沧桑了点,和小深深唱祝英台的少女音色不搭。一路听着,一路充满了疑惑。听完了整首曲子,究竟深音的定位是甚麽?
除了最初的4句「约定去未来 翩翩少年如雪白 你写意山水蓬莱 我琴声飘云外」小深深独唱之外,其馀全都是合音的二重唱。相对来说,朱七嗓音大,小深深声音小,若不是对着歌词来看MV,有几句可能听不到唱甚麽!
经过反覆的循环,终於明白小深深是和音伴唱性质,主音是朱七。所以小深深的声音是小的,但由於有唱词,声不能太小,所以又比一般和音高些,以致声音有点混淆了。有了定位後,豁然开朗了。综观全曲,深音弱弱原来由头到尾都是和声。此种编曲及演绎(深音有4句独唱),比较特殊有别於一般的和声。
这是很复杂的二重唱,听说这麽难唱的和声深深进录音室不到一小时就完成,让台湾的制作团队非常惊讶和敬佩,夸说他的声音一出就惊艳了。想不到这麽美的音色竟是从个小男生唱出。
梁祝故事家传户晓,浪漫凄美的爱情,少年男女两情相悦又相分的故事。谱成音乐与歌曲不知凡几许?米们多谢前辈音乐人如此赏识小深深,在他的专辑里放入小深深的嗓音,我想他一定很喜欢深音的了!否则他可找其他女歌手来和音啊!
这曲子我有另一个分析:
朱七是以说书人身份的沧桑声音来说故事。他唱梁山伯是用说书人身份来唱,深音是画外之音。这是有点意识流的手法,也有点电影感的蒙太奇手法。我是循此思路来理解此曲子。
谈到朱七所写的歌词,不落俗套,如他所説的「顽皮的视觉」,《楼台》是颠覆了传统故事,非坊间一般哀怨凄凉,缠绵悱恻男女之情。
二重唱彷似两人在对话,在应答,在解释,在争论是或不是。有两方面的假设:
1)第一个假设
十八相送後二年,梁山伯才到祝家探访学弟并向其妹提亲,原因是寒门对豪门,梁到了有县令小官衔才敢到访。



上三图:摘自连环图画十八相送



上二图:梁山伯向祝九妹提亲
当知道学弟竟是学妹时,梁山伯觉得受骗!有点懊恼,楼台会说了什麽?不知道?可能是:「我的好兄弟,你一直欺骗我!三年同窗丶同读同游,日夜相处而不知你是女生?」
2)第二个假设
就是朱七的「顽皮视角」,歌词有隐晦的「基」情,朱七说过梁山伯爱的可能是男儿身的祝英台,并非是女子的祝英台,潜意识不接受祝英台是女子。英台不断地解释,他就是回应说「我不知,竟不知!你不是,你不是!」他接受不了女子英台「我夜夜相思」「痴痴等你来」的爱慕。英台隱瞒他在先,如今只好委屈无奈地解释,各执一词!以国内尺度来说,隐晦基情,已是界线边缘了。
若是传统故事那段应答可视作梁山伯大男人心态,自尊心受损,不听解释,英台屈委地低言应答申辩。若是「基情的错付」,那就是接受不了英台是女子的彻底失望了!所以朱七说的「各执一词」是语带相关的。
这曲子,初听与持续地去听是有分别的;了解朱七的创作因由後就听出味道了。歌词内容开放,容许听者有「各执一词」的解读。
《楼台》曲词
(朱七):
『当年结拜
羞涩的神采



今日楼台
看你红妆粉黛』

(说书人起调,唱梁对祝以红妆粉黛装扮出见,心情复杂有如翻倒了的五味架吧!)
(周深):
『约定去未来


上图:英台楼台上天天盼望著 真箇是「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翩翩少年如雪白
你写意山水蓬莱
我琴声飘云外』
(小深深这几句起调的独唱一如既往的温柔婉约,独特的嗓音与朱七沧桑的声音来个反衬。)
【以下各段都是二重唱】
『痴痴情爱 (痴痴情爱)
我心如松柏 (痴痴等你来)
曾经沧海 (朝暮三载)
任林中百花开 (冬雷夏雨雪)』
『你是祝英台
偏偏要改了穿戴 (偏偏我改了穿戴)
那个缠绵的男孩 (那个缠绵的男孩)
换成凤冠裙摆 (不爱凤冠裙摆)』
『我不知 竟不知 (我不是)
你是深闺中的女子 (藏在深闺中的女子)
满屋诗空胭脂 (观音祠樵夫痴)
娥眉淡淡藏心事 (我苦苦暗示)』
『你不是 你不是 (我如何不是)
三年同窗明月修辞 (难道光阴虚掷)


从此窗棂檐角相思 (我夜夜相思)
他已消失不留一字 (山伯来迟错订盟誓)』
间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当年结拜 (当年结拜)
我心如松柏 (羞涩的神采)
今日楼台 (今日楼台)
看你红妆粉黛 (天地沉入海)』
『你是祝英台
翩翩少年如雪白 (哪来少年如雪白)
我不曾退隐蓬莱 (你不曾退隐蓬莱)
你却换凤冠裙摆 (我不换凤冠裙摆)』
『我不知 竟不知 (是)
你是深闺中的女子 (藏在深闺中的女子)
满屋诗空胭脂 (鹊桥织 鸳鸯池)
娥眉淡淡藏心事 (我苦苦暗示)』
『你不是 你不是 (我如何不是)
三年同窗明月修辞 (难道光阴虚掷)

从此窗棂檐角相思 (我夜夜相思)
他已消失不留一字 (错订盟誓)』
『我不知 竟不知 (春去冬至)
你愿化蝶 轻言生死 (蝴蝶几日生死)

早与迟 虚与实 (既相识 又相知)
无关谁家贵公子 (何必辨雄雌)』
『你不是 你不是 (我如何不是)
十八里路绵绵情丝 (伴你蒲苇磐石)


从此窗棂檐角相思 (我夜夜相思)
他已消失不留一字 (山伯未迟 蝶已展翅)』
『从此蝴蝶忘了旧事 (忘了旧事)
传奇故事
各执一词 (各执一词)?』
【在这几段二重唱里,深深的和音弱了点,有几句歌词几乎听不见。若後期能处理一下和音最好,大声点不会影响主音的!】
冰雪聪明,机伶敏锐,心思细密的英台,是整整三年对着书呆子的山伯。菟丝欲附女萝枝,呆鹅似的师兄温柔不解啊!



朱七的颠覆创作,给了我们一个新视觉的梁祝,朱沧桑的声音来说故事,画外之音的小深深,委婉为自己辩白,令听者恻恻然,心也为之融化掉了!
小深深在这曲子里所唱的可以用「柔丝欲断惹人怜」来概括啊!
(四)与小友的互动
1)深深的可人儿:
「二人声音一刚一柔,朱七的粗犷沉稳与周深的深情柔婉刚柔并济,周深的和声太美太美了,他用自己柔美的声音如轻雾般缠绕着对方的声音,二人完美演释古老的凄美爱情故事。」
2)左莫2:
『借我深《楼台》续完…
「楼台千载夜朦胧,故事至今犹未终。蝶梦如歌彼苍外,秋风遗韵散丝中。」』
MW:
蓬荜生辉,台才米左莫2小友到我博赠我一联,令我惊艳感动不已!
米们才高八斗,卧虎藏龙之辈,大不乏人啊!左莫2小友可媲美笨芦半主小友啊,都是才思敏捷的米啊!
当日未知我会否写《楼台》歌评,今已动笔,左莫2的一联是为《楼台》即兴创作,当然放回《楼台》歌评内。
3)事缘是(紫涵-叻)到我的博留言,引述我们对话:
(紫涵-叻)
听深深的歌,仿佛丝丝秋雨洒在皮肤上带来那种微凉,泛起一丝丝轻轻的颤栗,汗毛倒竖,飞升天空感觉,美妙到无法形容。
(MW)
妹子美妙形容令奶奶不禁悠然和应你一句「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秋风细雨中,小深深的嗓音,宛如清凉的溪水,流转在浅滩上的石块,像薄纱似的缓缓流泻着......
申明此诗出自王维的〈乐家濑〉,原诗描写水流湍急「乐家濑」。「浅浅石溜泻」那句,我颠覆相反转化形容「浅浅石滩上的流水」!原诗「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是说湍急水流涨满河道,碰到大石贱起水花,大石下水流湍急。
4)左莫2:
「蝶梦如歌彼苍外,秋风馀韵散丝中。」
MW:
谢谢左莫2小友!还是罕有的男生米!「蝶梦如歌彼苍外,秋风馀韵散丝中。」两句,意境极美,赞美小深深的嗓音贴切。诗句有熟悉感但又搜不到出处,那就是你的创作了......
左莫2:
朋友谬赞了,十多年没动笔…都生疏了(>﹏<) 绝句四句只能残废成一联。
MW:
可否把诗句掷下,令米们欣赏!我虽爱诗词,只识背,不识写......
左莫2:
借我深楼台续完…「楼台千载夜朦胧,故事至今犹未终。蝶梦如歌彼苍外,秋风遗韵散丝中。」
呃…其实是刚生出来的,哈哈!
MW:
原来是即时即兴之作!钦佩极!你在台湾又是面书会员的话,请在第一线面书版撑小深深。用你超高的文学造诣,为他写下诗词!感动极了!
左莫2:
可以,没问题。』
转贴左莫2小友留言赠英台(深音)的完整七言绝句:
「吾魂飘荡梦之间,一路襟情不畏艰。 终到山崩天地裂,犹沾心血绘卿颜。」
b站:朱七+周深《楼台》Timmy_hae MV 5.20
https://b23.tv/sjJbEU
油管:朱七+周深《楼台》福茂唱片MV 5.19
https://youtu.be/OTrZ7JOi1VE
~ 完 ~
字数(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