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化“乡村振兴 大地故事”:“出名”的沃柑
说到武鸣,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跟编导一样,首先想到的是“沃柑”。
近年来,沃柑种植在武鸣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武鸣人纷纷“抢种”,少则几亩、十几亩,多则上百亩。沃柑产业的“一路狂奔”,让武鸣人“又喜又忧”,如何规范沃柑产业有序发展,成为摆在武鸣沃柑种植户面前一道棘手的难题。
近日,云天化携手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推出的,云天化“乡村振兴 大地故事”大型三农主题活动,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锣圩镇雷密屯,掌沃桔面千亩沃柑标准化示范基地,在这里认识了“出名”的沃柑。


“伞”下种树,百亩沃柑获增值
采访中编导了解到,掌沃桔面千亩沃柑标准化示范基地的沃柑“出名”主要有三个原因:百亩沃柑撑“雨伞”、宽行窄株,沃柑园里做“减法”、沃柑提质选对肥。
采访中掌沃桔面千亩沃柑基地厂长唐凯告诉编导,说到沃柑打“伞”,其实是基地为百亩沃柑架设避雨棚。唐凯说,广西武鸣湿热多雨,沃柑容易诱发病虫害等问题,在果园合理搭建避雨棚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沃柑提供一道保护障。同时,还可以减少紫外线对沃柑的灼伤。他说,沃柑打上“雨伞”,在前期虽然增加了一些投入,但后续沃柑的品质相比不打“伞”的沃柑,个头均匀、表皮光亮,整体品相得到提升。

掌沃桔面基地厂长 唐凯


宽行窄株,沃柑园里做“减法”
唐凯说,武鸣不少果园都是依山而建,有限的空间,果农为追求产量往往会选择密植,一亩地平均栽植110棵果树,果园密不透风,沃柑采光不足,最终影响沃柑品质。面对这一难题掌沃桔面创始人王小宇提出宽行窄株的科学种植模式。唐凯说,“宽行窄株”就是通过控制沃柑栽种数量,相比传统种植,实施“宽行窄株”种植模式的沃柑园每亩大概在60棵树,这样既能保证树体光合作用,还能保障沃柑转色时的采光和生长中养分的需求,让沃柑果品更加优良。同时唐凯说到,采用“宽行窄株”的科学种植模式,使得沃柑园机械化作业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投入。


种地选对肥,增效更安心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沃柑品质的提升离不开肥料的选择。
掌沃桔面创始人王小宇说到,水肥管理作为种植高品质沃柑的主要条件之一,种植户在选择肥料的时候不能图便宜,而是要选择安全稳定的肥料。云天化作为国有企业,具有先进研发和生产工艺,品质有保证。且云天化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减肥增效、绿色发展”的号召,本着“绿色科技服务现代农业”的理念,致力于为种植户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

富田方案董事长掌沃桔面创始人 王小宇

云天化农资连锁广西业务代表郭智贺说,云天化推出长效肥料,沃柑全生长期营养解决方案,满足掌沃桔面千亩沃柑基地规模化高标准种植需求,产品质量更稳定,降低种植大户投入成本的前提下,减肥增效提质增产,为种植户带来更好的收益,补齐了王小宇沃柑种植管理方案最后一块短板,保证沃柑全生长期的品质稳定,让种植户沃柑提质增效更安心。

云天化农资连锁广西业务代表 郭智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您持续关注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近期专题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