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影《海上钢琴师》随感
2022.6.1观影完毕
“我们笑着说再见,却深知再见遥遥无期。”
受同学影响,看了《海上钢琴师》,很不错的电影。

是像1900一样,为了捍卫自己的精神艺术领域之船而不惜和船一起炸毁?还是像马克斯一样,险些卖掉了跟随自己大半辈子的小号?我想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普适的答案。
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和1900一样的才华——他甚至令人感觉不食人间烟火:将10种爵士乐杂糅在一起弹奏;甚至只用一双手弹出了4手联弹的曲子……也许1900真的并不存在,就和他的名字一样,他代表一个时代,一个2次世界大战尚未发生,和平繁荣的时代,1900坐在往返欧洲和美国的轮船上,见证了无数移民各怀梦想的时代,见证了人们尚有余力留给艺术和音乐的时代
马克斯与他不一样,他理解并欣赏1900,但他不是1900。他不是船的孩子,呆在船上与上岸对他来说只是一种选择;经历了2次世界大战,他也会穷困潦倒,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小号——和音乐梦。
然而1900是个图腾,当马克斯在乐器店主口中再次听到了1900的钢琴曲,他仍会回到那艘破旧的轮船去寻找1900。
电影将近尾声,马克斯与1900在废弃的轮船里重逢,马克斯问1900:“这几年你都是怎么过的?”“演奏音乐。”“战争期间也是吗?”“我一直在演奏”

1900是天才,是爵士,是一个时代的幽灵。他是船的孩子,他能在局促的3等船舱里,在有限的钢琴键盘上,创造无限的艺术。但当他走向陆地这艘无限的船,他却把帽子扔进海里,折回了自己的船上——他已经习惯了在有限的物质中施展自己无限的才华。
在船被炸毁前,1900还在空气中弹奏自己的“钢琴”对,船的孩子选择了音乐为灵魂,浪漫至死。
幸运的是他还有马克斯,成为了他人生与艺术的见证。
也许游荡的孤高灵魂本就不需要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