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要对以前的时光有滤镜

2023-11-11 17:30 作者:90后女秀才  | 我要投稿

一 这几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网上很多985,211的大学生也吐槽说,自己脱下了孔乙己的长衫但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有一部分人,说现在还不如70年代,80年代,那个年代大学生包分配,而且还是铁饭碗。工作到一定年限,单位还给分房子。 那个时候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是配套的。可是虽然现在整体形势确实不好,但我依然不认可有些人怀念70年代和80年代。那个年代的确大学生包分配,确实是铁饭碗。但那个年代是每一个学生都能上大学的吗?如果自己考不上那只能愿自己,如果考上了但是家庭条件不允许呢? 二 2010年的时候,我爸妈还拿不出我姐的大学学费。更不要说70年代和80年代,那个时候高中毕业就算是高学历了吧。《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学习很好,但因为家庭原因上了小学就不能上中学了。弟弟孙少安上了中学,但最后也没有考大学。有文命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孙少安要给哥哥分担家庭压力。 《平凡的世界》这个小说才是那个年代农民和农民的子女的真实生活场景。孙少安和孙少平要为家里挣工分,再说学费对他们也不是一笔小数目。那个年代白面馒头都是有钱人家或者逢年过节待客才能吃到的。更不要说饺子和鸡蛋了。这些食物如今的年轻人早已习以为常了,他们觉得那个年代的家庭也可以随时吃鸡蛋和饺子。 最重要的是那个时候农村和城市有阶级的。农民和工人是不一样的,工人是吃商品粮的。你想买房不行,房子要给城里的职工分配。你想进城打工,没有合适你的岗位,没有单位接收你。一个农民城市里有单位接收你,你才能进城,才能分房,才能把孩子的户口转过来。你才能在城里上班,孩子才能在城里上学。 三 在城里上班的人,也不能失业。商品粮是按工作的人口分的,你不工作就分不到。像现在有的人工作一年躺平两个月的,那个时候是不敢想的。那个时候不工作不是说是没有钱,是没有粮票。没有粮票,你怎么吃饭呢?你用钱买,但人家不收钱只认粮票。 现在的手机,电脑,那个时候都是不敢想象的。去公社打个电话也要卡着时间点,怕浪费钱。进城里有的人是走着去的,因为公交车不多甚至是没有。很多人因为现在的压力大,羡慕那个年代的人。其实大可不必,那个时候的大学生为什么少,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上。 为什么包分配,因为农民和农民的孩子只能种地,没有工作岗位。你羡慕那个年代的生活,就业。但那个只是那个年代少数人的生活,大部分农民天天吃窝窝头,逢年过节才能吃白面。而且不能进城打工,只能在村里种地挣工分。没有空调的夏天、没有暖气的冬天、电脑、手机、网购、外卖通通不要想了。那样的生活,确定是你羡慕的,确定是你想要的吗?

不要对以前的时光有滤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