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板块近期震荡,谷底机会来了吗?

4月3日,大A迎来了4月开门红,以“AI”为核心的赛道再度领涨两市,迄今为止,人工智能ETF年内涨幅已超7成,有网友调侃道,“AI”的正确含义应该是“All In”。
与此同时,新能源赛道却是另一番光景,从2022年7月开始,中证新能指数就跌跌不休,截至4月3日,已累计回调34%。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数字经济战略密集发布的背景下,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投资者,对新能源都有点冷漠。
不过,现如今的新能源,真有这么不堪吗?
1.新能源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此番下跌,主要受业绩预期下滑、外围政策围堵以及存量资金博弈下“虹吸效应”所致,但如果冷静下来分析就会发现,上述多为短期影响因素,并且有的已经被证伪,长期来看,新能源依旧有着一定的投资价值。
首先,欧洲《净零工业法案》影响有限。提案中表示,到2030年,欧盟计划每年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供应、40%的关键原材料加工、15%的关键原材料回收来自欧盟本土。而目前,欧洲市场一直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因此引发了市场中对于相关板块的业绩担忧。
但业内人士分析,该法案目前尚处于提案阶段,并且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短期而言,不会影响到国内光伏行业的业绩;此外,该法案主要限制范围为公共采购项目,并不是国内主要出口的户用光伏,所以影响程度有限。
其次,装机数量稳步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1-2月国内光伏装机量新增20.37GW,同比增长87.6%,已经接近2022年1-5月装机量总量。
不仅如此,风电行业在今年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的背景下,装机进程也有望加速,尤其是海上风电的扩容,将为相关企业带来较强的业绩支撑。
最后,估值进入“击球区”。自打2022年7月以来,新能源行业便泥沙俱下,风光储与新能源车相继下滑,截至4月3日,中证新能指数估值已位于近十年0.48%百分点,也就是说,按过去10年表现来看,在当前位置进行投资,未来有99.52%的概率获胜,投资价值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在“双碳”战略下,新能源赛道的未来依旧是一片蓝海,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的新能源,或许正是左侧布局的时机。
2.投资者怎么做?
顺势而为,逆市持仓
在双碳战略以及能源革命的影响下,新能源未来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并且,当前已经跌至“性价比”区间的新能源,已经颇具安全边际,如果适时左侧布局,或许在未来行情回暖时,能更好的享受市场上涨带来的红利。
所以,在有上涨空间的“大势”下,敢于“逆市”持仓,或许是目前不错的选择。
定投
当然,市场的上涨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行情回暖之前,或许新能源的股价还要经历九曲十八弯,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一般的投资者,小心脏可能会有些接受不了。
与其如此,不妨试着以定投的方式参与其中,通过分批买入的方式在市场的起起伏伏之间多捡一些便宜筹码,还能起到摊薄成本的功效,一举两得。
巴菲特曾说:“他人贪婪我恐惧,他人恐惧我贪婪”,对于当前的新能源,或许就处于“贪婪时刻”。
不过,左侧布局往往是时间换盈利空间,短期仍可能面临波动,投资者在做决策前一定要思考清楚这笔投资的目的。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敬请您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必要时应咨询第三方专业顾问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