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猫过度理毛/瘙痒

2021-04-24 00:31 作者:黑曜__  | 我要投稿

前言

猫过度理毛最常见的潜在病因是瘙痒。

瘙痒的诊断并不容易,猫主人通常发现脱毛或其他一些皮肤问题才会带到医院就诊,为了确定过度理毛和瘙痒的原因,需要系统的诊断流程。

病史

详细的病史信息可帮助建立鉴别诊断。

全身症状:

具有全身症状时(如哮喘、腹泻等)可能说明有潜在的过敏性疾病

生活方式:

多猫家庭单猫发病:一般提示过敏性或精神性疾病(心因性脱毛)

多猫家庭多猫发病:一般提示传染性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病毒感染等

可以外出的猫:感染寄生虫与癣菌的风险增高近期有环境变化的猫:可能提示精神性疾病年龄:

幼年动物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更高:跳蚤、耳螨、姬螯螨等

青壮年猫:过敏的可能性增加

老年猫:内分泌疾病增加:甲亢

季节性:季节性瘙痒与过敏及螨虫的相关性更高。
驱虫药的使用频率也对疾病的诊断有意义。

瘙痒等级评分

体格检查

口腔检查:注意是否存在EGC(嗜酸性肉芽肿综合征)
发病部位:

        如脱毛部位在脊柱两侧需考虑注射部位的炎性或过敏反应,如确认为注射部位反应,可使用己酮可可碱和激素治疗,也可使用氯己定喷剂控制继发感染,等待4-6周无好转后用方案一治疗。

       局部用药后出现的脱毛红斑瘙痒考虑接触过敏,部分外用膏剂对猫的皮肤刺激性较大,应谨慎使用。

      如脱毛在头颈部、腋下、腹部或腹股沟主要考虑过敏性原因,嗜酸性癍块好发部位为腹股沟处。

       尾背部的脱毛考虑跳蚤、姬螯螨,可能跳蚤梳梳理毛发上的分泌物进行镜检。提示:跳蚤便便遇水变红。

       耳廓/爪部/肛周脱毛结痂瘙痒考虑背肛螨(猫疥螨),浅层搔刮可检出,治疗:塞拉菌素 外滴,两周一次,连用三周。

如脱毛部位还伴随其他皮肤病变,如红斑和抓痕,提示过敏;红斑与结痂,提示背肛螨;皮屑,提示姬螯螨。

此外,疱疹病毒、杯状病毒及猫痘病毒也会引起猫咪的瘙痒,需注意观察有上述病毒典型症状时还应注意是否同时存在皮肤病变。

过度理毛和瘙痒的鉴别诊断

  • 外寄生虫,尤其是跳蚤

  • 过敏性皮肤病

     跳蚤过敏性皮炎

     皮肤的不良食物反应

     特应性皮炎

  • 皮肤癣菌病

诊断思路:

脱毛/瘙痒诊断流程

需要的诊断实验

刷毛:跳蚤梳梳毛

皮肤搔刮:浅刮:背肛螨、姬螯螨、戈托伊蠕形螨

                  深刮:猫蠕形螨(拔毛敏感性85%,深刮敏感性100%)

拔毛:鉴别自损性和自发性脱毛

细胞学--压片:鉴别微生物感染、肿瘤;需尽量避免血液污染,血液较多时可用盐水冲洗后压片采样,特殊部位可用无菌棉签采样:脚趾缝

细胞学--醋酸胶带:适用于蠕形螨、姬螯螨、马拉色、癣菌,染色可用瑞吉B液或迪夫C液直接染色,或用C型或环形帖附于载波片上,使用迪夫染色后,粘附于载波片上。

真菌培养:采样时可拔患处毛发,夹毛的止血钳头可用输液管保护起来,以免损伤毛根,顺毛根拔除,蘸于DTM培养基内,观察7日培养基变化。观察天数最多不得超多20天,否则无意义如皮肤表面较脏,可用酒精擦拭后采样。

食物排查实验:使用6-8周新奇蛋白或低敏粮食,期间不得食用任何其他食物,如12周无改善,则更换一种新奇蛋白或低敏食物在进行一轮的食物排查,如仍然无改善,排除食物过敏。  如食用6-8周新奇蛋白或低敏食物症状改善,则换回原先的食物,如症状加重,则考虑食物过敏。

如果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可考虑检查过敏原特异性的IgE血清学。

推荐治疗

严格对跳蚤进行控制:可口服诺普星+外滴驱虫药交叉进行15天一次,使用6周。(注:如因口服诺普星引起呕吐可一次量分两次食用,当天服用完毕。)

控制继发感染:头孢氨苄/克林霉素口服是合适的,通常需使用的临床症状消失后1-3周。

初期可使用泼尼松龙1mg/kg q24h po 持续七天,然后隔一天口服一次。

如果猫咪有EGC则需要糖皮质激素的治疗,需每天使用,直到病灶消除然后逐渐减量。

当感染得到控制时开始考虑使用食物排查实验。


猫过度理毛/瘙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