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个双11,商家在“血战到底”,消费者如何“割韭菜”?

2021-11-09 21:51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临近双11大促爆发日,笔者发了条微信给一位在淘宝做珠宝生意的朋友,问她卖得如何?

做珠宝的朋友回了一句我看不懂的话:“在血战到底。”卖得好就好,坏就坏,总有个定论。但这“血战到底”是什么意思?

于是笔者上网查了下,“血战到底”是一种四川麻将的玩法,与其他麻将只有一家胡牌不同,“血战到底”讲究“胡到底”。

第一家胡牌退出后,剩下的三家继续打,直到第二家、第三家胡牌为止——中途每个人都有输赢,谁也别想置身局外。

这麻将规则怎么和双11扯上了关系?细问之下,朋友解释说:“不参加双11等死,参加双11找死,横竖是‘死’,大家干脆一起血战到底,一起赔钱,看谁熬到最后。”

淘宝双11会场的竞价机制,让朋友的珠宝生意举步维艰。想要淘宝给流量,朋友需给巨额优惠。由于珠宝成本高,朋友只敢放出7折的力度,有些爆款商品设置了“买N送一”的福利。

这是她能拿出的全部优惠了:“算上增值税,每单还亏钱。”可商品报上去,依旧因为降价力度比不上其他店铺,而没能入选会场。

朋友苦恼地说:“每年都有新店,他们敢赔本赚吆喝。我开店5年了,遇到双11能不赔本就不错了,不奢求赚钱。”

别家都趁着双11抢客户,如果你不参与,往后的生意会越来越难做。所有的商户都被卷到了这场“血战到底”的游戏中。

站在消费者角度看,双11确实是购物良机:割商家的“韭菜”,补消费者的库存。

直播带货更值得关注

近几年,直播带货蔚然成风,头部主播双11一场能卖出上百亿的商品,赶上线下一座大型购物广场全年的销售额。

商家无论大小,都愿意给到头部主播最低价。所以双11在头部主播手上买东西,绝对不会亏。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直播带货尚处于跑马圈地阶段,诸如罗永浩、李佳琦、薇娅、辛有志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他们都在打造“最低价”的品牌标签。

如果在双11这么大的一个促销节点,卖得比别的渠道贵,砸的是自己的牌子,这样的损失头部主播承受不起。

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站已经参与过12个双11,流量盘相对稳固,每年双11能做多少销售,平台、商户心里都有数,增量有限。而直播带货作为一个新兴赛道,流量增长迅速,平台愿意出补贴、商户愿意给成本价销售。

辽宁的大米商户罗哥,一直苦于淘宝和京东网店的销售额做不上去:“每年双11网店销售量都差不多,两万袋不到。”

去年,他在某短视频平台开了家新店,看看直播带货有没有机会。双11时,平台找到他,说会给他的大米补贴,只有一个条件必须做到全网最低价,至少备货1万袋大米。

“我卖的10斤装大米20多元一袋,平台审核后,会找主播来给我带货,一单补10元,消费者只需花十来块就能买到。”

相比之下,没有补贴的淘宝、京东店,罗哥大米的价格依旧是20 多元一袋:“我在淘宝是小商户,商管根本不在乎,不会给我补贴。”

罗哥很乐意做直播带货。因为卖20多元/袋的大米,他能赚两块多,直播补贴卖10多元/袋的大米,他还是赚两块多。

“我没有任何损失,但10多元的大米肯定更好卖,直播几场能卖出十几万单,比网店赚得多多了。”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越来越多的网店商户愿意给直播带货最低的价格。

大品牌的玩法与中小商户不同。由于资金雄厚,大品牌会打“组合拳”用“1000个小红书大V+1000个抖音达人+1个顶级主播”的方式进行推广。

在种草、短视频、直播三端开花,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把商品打成爆款。

曾有一款名为“玉泽”的国潮护肤品与李佳琦合作推广。“玉泽”给李佳琦最低价,2019年双11“玉泽”2000多万的销售额,李佳琦一人卖了1400多万。

很快,薇娅介入了他们的合作,“玉泽”给到薇娅的价格比李佳琦还低,气得李佳琦在直播间扬言:“这种没有信誉的品牌,我们没必要和他们合作。”

主播打架,消费者受益,没有竞争的市场,只有垄断的价格。

当然,直播带货不可能永远有羊毛,一旦红利期结束,又会回到内卷状态。趁着今年双11,关注几个头部主播,肯定不会吃亏,至少不会买贵了。

“羊毛群”加起来

笔者在一家大型电商平台干过一段时间,知道每逢双11,为了引流,他们会放出一些“看不见”的优惠券。

这类优惠券主要针对一些无法降价的商品,比如iPhone、华为、联想、戴森等。

这类大品牌货不愁卖并有着严格的价格管理体系。iPhone会给各大平台划一道统一的红线,谁也不能突破这个价格红线,不然就是乱价。

乱价的话,苹果公司会直接断货。无论是天猫还是京东,都不敢冒着风险和苹果对着干。即使平台想自己花钱补贴iPhone、争夺用户也无能为力。

这时,一种名为“暗券”的东西就诞生了。平台会放一批找不到入口的优惠券,偷偷补贴那些不能动价格的大品牌。“暗券”在哪里找呢?电商运营往往会选择私域流量分发“暗券”。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微信“羊毛群”分发,如果你有平台官方组织的“羊毛群”,双11期间留意下信息,会有不小的惊喜。

笔者身边有个女生,加了两年的羊毛群,每天沉迷“薅羊毛”。“实在太便宜了,一袋鸡翅两块八、一打可乐5块钱、一台电风扇20多。”

为了存放她每天买回的“羊毛”,家里特意又买了个大冰柜,塞得满满当当,要不是笔者亲眼所见,实在想不到原来每天都有赔本赚吆喝的商家。

难道“羊毛群”是公益组织,天天做慈善?非也,这些“羊毛群”群主除了每天发布“羊毛商品”外,也会夹带一些其他商品,如果你购买其他商品,群主就会拿到相应提成。

这种模式在电商内部叫“社群营销”。如果天天搞营销,显然没人会关注这个群,所以群主会定时放一些真正的“羊毛商品”出来,吸引粉丝关注。

避免三大双十一套路

当然,双11有不少坑,消费者在“剁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1、永远抢不到的超低价。有些品牌为了吸引流量,会在凌晨12点搞秒杀活动,1元秒戴森吹风机、100元秒LV包包……可消费者永远抢不到,有人怀疑这是商家的套路,压根没有放货。

其实,商户真的上了秒杀品,只不过非常非常少而已,以笔者经验,不会超过100单。10万人抢100单,你要多幸运才能抢到?力度过大的秒杀活动还是别参加了,早点睡觉不香吗?

2、永远算不清的优惠券。双11预售阶段,平台、商户都会搞一堆优惠券出来,号称付款时最高减XXXX元。实际使用起来才发现,优惠券的优惠数额不假,但无法叠加使用。

不是这个条件不符合,就是那个条件不符合。想减免到宣传的价格,犹如做一道奥数题。

劝消费者这种优惠券不要用了。以笔者经验,在设计这些优惠券时,往往电商平台各个部门各自为战,信息不对等,类目搞一个力度,商管搞一个力度,商户搞一个力度,相互之间从来没考虑过是否能通用。

3、选择靠谱的平台。某多多就不要上了,如果非要买,选择某多多的“百亿补贴”。“百亿补贴”的商品经过官方严选,相对靠谱点。某多多的商户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买台手机收到根数据线的事很多。等你双11过后去维权时,店铺早就溜之大吉了!


作者:江左佑安



这个双11,商家在“血战到底”,消费者如何“割韭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