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学选择 “卷”还是“躺平”

2023-08-20 18:05 作者:何以观_  | 我要投稿

近期在阅读中看到一句话“生命的意义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我便联系到了之前很流行的词语“卷”以及最新上线的电影《学爸》里的台词所言“所有人都在跑,我不敢停”,周围的朋友们也会说“现在的社会太卷了”。而这个“卷”该如何去定义,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如果是按自己想做的去努力,这又是不是“卷”? 回想我自己的经历,高中在某外国语学校上学的我英语算是年级末尾,每次英语排名倒数,蹩脚的口语,吞吞吐吐的沟通,再加上当时英语学习氛围的影响,我便下定决心要自己好好学英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基础的背单词到每天早晨坚持听听力磨耳朵,长期以来坚持阅读外刊,再到准备英语考试时反复的刷真题,我的扇贝打卡天数从大学开始到了1200+天,做外刊的电子笔记本1300+页......高考,我的英语成绩人不见涨,我没有犹豫,仍然觉得继续坚持学习,现在我虽然不能说英语非常好,但是四六级600+,考研英二89的成绩算是我努力的见证,而这个过程算是在“卷”吗? 从一出生,我们便开始受到外界的影响,“吸收”着外界的规范和定义,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毋庸置疑,这个过程必不可少,也是社会规范建立,维持社会秩序的路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内化一些规范,也会有一些“反抗”,因为有些人会认为对自己人生目标和价值的定义应该由自己决定。就像开头那句话所说,生命的意义应该是由自己来定义,而不是现在意义上所说的“第一”、“最好”即是成功。在我看来,在追寻自己心中所求之路上,即使付出再多也不是“卷”,这就是一个努力生长的过程。 我决定好好学英语,也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去做的。换句话说,即使这个目标或定义不符合所谓的社会规范,甚至与自己的初心有所冲突,即使最亲的亲人不理解不支持,但是当下的自己认为是有意义,在我看来这种源自自己内心的定义和感受才会促使自己去持久的追寻和坚持。 不是每个人的价值都体现在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上,人类多数的生活都是平淡甚至逐渐枯竭的,就像之前所说,“重”是在生活重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积累而成,但是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是值得你去发现与记录的。虽然每日的坚持可能在他人看来毫无意义,因为往往这个努力的结果不是立即显现,但我们自己知道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天总会到来,即使不来,但这个为之努力的过程是值得回味的,也是会带来成长的。 最后,自律是自己的选择,“卷”也可以心甘情愿,祝大家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大学选择 “卷”还是“躺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