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拉纤·千人千面·圣人有四十九表】

(声明:本文首发bigfun)
仲尼生而具四十九表:反首,洼面,月角,日准,河目,海口,牛唇,昌颜,均赜,辅喉,骈齿、龙形,龟脊,虎掌,骈胁,参膺,圩项,山脐,林胔,翼臂、窐头,隆鼻,阜脥,堤眉,地足,谷窍,雷声,泽腹,面如蒙倛,两目方相也,手垂过膝,眉有十二彩,目有二十四理,立如凤峙,坐如龙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字,望之如仆,就之如升,修上趋下,末偻后耳,视若营四海,耳垂珠庭,其颈似尧,其颡似舜,其肩类子产,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胸有文曰“制作定世符”,身长九尺六寸,腰六十围。(见《祖庭广记》。)
——《夜航船·容貌部·四十九表》

今日无事,与诸君说一说孔子……当然不是说他的学问和思想,否则怕是一辈子也讲不完,今天换个角度,说说孔子的长相。
毕竟一人一面,人的长相也是一门学问。或美或丑,各有千秋。但圣人长得啥样,我想没人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毕竟从小我们都“孔圣人”,“孔夫子”的叫着,可孔子长啥样,除了那张画像也没有具体的印象。

不过也有好事者,比如孔子的五十一世孙孔元措,就把先祖的长相归结成了四十九个特征,即四十九表。
孔元措是金国人。当时宋代宗室南渡,北方沦为金人牧马之地,但孔元措在那个汉家天下风雨飘摇之际,依旧能保全孔氏一门,还留下一本《祖庭广记》,实为可贵。其中对先祖的样貌描述格外仔细,从面貌到身形再到种种姿态细节,都各有各的讲究,巴不得两句话一个梗(梗=典故),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诸君不知发现了没有……
这么多零部件单拿出来都挺好看,可是凑一块儿还有人模样吗?
三风老师认为这种种非人类迹象表明,孔子也许是——
外星人!

嘛,这是瞎说的,别信。孔子作为圣人,影响力比如今的逼乎&微博上的大V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诸侯都和他谈笑风生,后世几千年来读书人必须买他的书当参考资料,实属牛X人物一个,所以长相必须得有“惊人之处”,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而且这种用天生异貌附会名人的做法,在历史上并不偶然。比如同在《夜航船·容貌部》,就记载了历史名人的各种奇葩长相,什么“尧眉八彩。舜目重瞳。文王四乳。苍颉四目,禹耳三漏,是谓大通,兴利除害,决江 疏河”,什么“蜀先主长七尺五寸,目顾见耳,臂垂过膝”。
换成现代的说法,无非是在说尧以前是个不良,染眉毛染了八种颜色(x);舜和仓颉有重瞳症,顺带一提后来项羽也这样;治水的大禹更会玩,天生耳朵上就有三个洞,不打耳钉都可惜了,实属社会人嗷;周文王四个……咳咳,个人隐私的事为什么后人都知道了?;刘备耳朵大,臂长过膝,所以摔阿斗跟没事一样,就是放下然后又拿起来……
因此孔子的所谓“四十九表”里,附会者占了一多半,诸如“龙形”“龟脊”之类的词,看看就好。据记载孔子本身也就是一般人长相,甚至还有点丑,比如《荀子·非相》说他:
仲尼之状,面如蒙倛。
蒙倛也作“蒙箕”,是古代腊月用来驱鬼的神像,形象多为披头散发的大方脸,看着跟唱摇滚似的,特朋克特有范儿。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孔子“割不正不食(《论语·乡党》)”,吃肉要切得方方正正才能吃,和自己这张麻将牌一样的脸有关(其实没有关系)
无独有偶,记载中长这样子的不止孔子一个人,还有上古时期的皋陶(咎繇),据说也是这副样子,晋代葛洪葛仙翁的《抱朴子·博喻》就说他:
咎繇 面如蒙箕。

综上,古代圣人就算长的丑也可以被原谅,被说成是天赋异禀,那么为师这幅长相也许……
其实就是丑(无慈悲)

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长得不帅也不要沮丧。只要你努力,等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外貌上所有的不完美所有的缺陷,都会被后人当做“福相”,甚至还有人会把那些“异相”附会到古代先贤。
记得《史记·孔子世家》就有这么一段: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虽然说得挺惨的,但孔子到底是圣人(不排除太史公在记载里夹带私货,毕竟这也不是他老人家第一次了),纵然是引车贩浆之流,都能看出此人非同一般,恐怖如斯。
所以努力吧,诸君哟。万一哪天出了名,就算长得丑也没关系了。
这么说多少有点自我安慰的意思……
以上!下课!
最后在放一张发哥《孔子》的剧照:


后记:《夜航船拉纤》本打算做成日更类节目的,前几天突然断更,因为发生了很多事。
如今状态稍微回来了一点,也算是重新开始吧,以后也会尽量做到两天一更,甚至用视频(简笔画+配音)的形式讲解更多的《夜航船》中的典故与知识,希望大家届时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