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了解一下容易致盲的五种眼底疾病
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底病变、黄斑变性等是常见的眼底疾病,这些致盲眼病患者在科学、及时的治疗下是能够保留有用视力、避免致盲的。然而治疗护眼知识的缺乏和讳疾忌医的传统使得许多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陷入无边黑暗,追悔莫及。健康科普堂西安爱尔眼科医院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五大致盲眼底病。
一、 高度近视,警惕视网膜病变
我们把近视按近视程度分为低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高于-6.0的近视我们就称之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其眼底多有病理性改变,故又称之为病理性近视,因为其眼球前后轴增加,眼球明显变长,导致眼球向外突出,视网膜变薄,常见的眼底改变有豹纹状眼底、后巩膜葡萄肿、漆裂纹、fuchs斑、视网膜或脉络膜下新生血管、黄斑劈裂,周围视网膜会出现类似格子样变性、萎缩性裂孔等表现,尤其是累及黄斑部或者引起视网膜脱离,这些眼底改变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视力,甚至会造成失明,而我们通常做的近视手术,无论是角膜屈光手术还是ICL手术,都只是改变了眼睛的屈光状态,就是把眼镜戴到了眼睛里面,但是却无法逆转视网膜带来的损伤。
如何去治疗这类疾病?比如病理性近视,眼轴增加过快,可行后巩膜加固术,如果黄斑劈裂可以行玻璃体切割术。所以高度近视的人一定要定期去眼科查眼底,如有问题,可以及早地解决,把损失降到最小。
二、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因为视网膜先有裂孔,而后发生的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形成与玻璃体变性、玻璃体后脱离有关,这也是中老年人和高度近视眼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此外,视网膜裂孔也见于外伤、手术等。
视网膜裂孔的发生过程中常伴随以下症状:
1.闪光:为脱离的玻璃体牵拉所致,如果局部玻璃体与视网膜粘连紧密,眼球转动时闪光可频繁发生,直至视网膜裂孔完全形成。特别是在中老年人或是高度近视眼,若突然、某一方位出现持续闪光感,应充分散大瞳孔,检查眼底及玻璃体。
2.浮影:玻璃体后脱离时视网膜血管撕裂,血细胞及血浆成分进入玻璃体,常表现为眼前突然黑影飘动及烟雾感。
3.黄斑发生脱离、中心视力急剧降低:黄斑视网膜脱离时间越长,视力受损越严重,手术复位后视力恢复的程度也较差。
黄斑裂孔的治疗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开始只有裂孔,而无视网膜脱离时可与以激光或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已经发生视网膜脱离,则需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
三、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指血栓阻塞视网膜的静脉系统,其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力突然地下降、视物变形,甚至是视野的缺损。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其病因很复杂,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都有密切关系。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后容易引起视网膜黄斑部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前膜形成、黄斑瘢痕形成等。在中央静脉阻塞后3~4个月,5%~20%的患者可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并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也会出现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增殖、机化膜形成、牵拉视网膜形成破孔和视网膜脱离。在以上并发症中以黄斑囊样水肿和新生血管最为常见。
发病后我们该如何治疗呢?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可以用于黄斑水肿、抑制新生血管等治疗,目前属于这类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轻症患者还可以辅以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使局部的组织蛋白变性,从而改善缺血,降低新生血管。
四、 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分为干性与湿性两种类型。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特点为进行性色素上皮萎缩,可以相当长的时间视力保持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到晚期可以出现中心视力的严重损伤,出现视野的中心暗点。检查眼镜下有密集或融合的玻璃膜疣及大片浅灰色萎缩区。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特点是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引起一系列渗出、出血、瘢痕改变。中心视力明显下降,眼底检查见有略隆起的团块状或形成不规则的白色斑块(血肿吸收过程中呈红黄色)。斑块位于视网膜血管下方。在斑块表面或其边缘往往可见出血斑及色素斑。
部分病例当出血及渗出被瘢痕所替代之后,病变并不就此结束,而在瘢痕边缘处出现新的新生血管,再度经历渗出、出血、吸收、瘢痕的过程。如此反复,使瘢痕进一步扩大。这就使疾病的治疗变得更难,往往治疗需要持续很长时间。眼科的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脉络膜造影等眼科专科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这类疾病。
如何治疗?对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现在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它可以减少血管的渗透性并抑制CNV形成
五、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视网膜疾病中最主要的致盲疾病。表现为动脉瘤、出血斑点、硬性渗出、棉绒斑、静脉串珠状、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以及黄斑水肿等,广泛缺血会引起视网膜或视盘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及牵拉性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可引起两种类型视网膜病变,增殖性和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在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损害刺激新生血管生长。新生血管生长对视网膜有害无益,其可引起纤维增生,有时还可导致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也可长入玻璃体,引起玻璃体出血。与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相比,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力的危害性更大,其可导致严重视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
如何治疗?除了药物控制血糖外,视网膜激光治疗被认为是延缓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有效方法。对于严重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则是最有效的方法。抗VEGF药物球内注射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糖尿病引起的黄斑水肿。
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是大多数致盲眼病的治疗原则。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切莫因为不敢去医院或较为繁琐的入院流程而耽误眼病的治疗,造成终身的遗憾。
西安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糖尿病眼病专家门诊)
专家介绍
西安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是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主任医师王丽丽教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拥有国际一流的眼底检查设备: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激光一体机,视网膜血管、脉络膜血管造影仪、OCT、欧堡超广角眼底检查仪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变、玻璃体积血及眼外伤等方面,有着丰富和成熟的诊治经验。
主要诊治疾病: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复杂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治疗,严重的PDR治疗,黄斑裂孔及黄斑前膜手术治疗,各类眼外伤的手术治疗,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及各类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各种视神经及视路疾病,葡萄膜病等各类眼底病的药物、激光及手术治疗。
西安爱尔眼科医院位于西安市雁塔区丈八东路六号,是爱尔眼科布局中国西北、按照高标准建设的区域眼科诊疗医院。医院面积1.3万㎡,设置床位101张,建有4间洁净层流手术室。由国内著名眼科专家郝燕生教授带头组成医院骨干医疗团队,其组员均由硕士、博士组成,设有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眼表与角膜病、眼整形、斜弱视及小儿眼科、屈光手术、医学视光、功能与形态等眼科亚专业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