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6.65 阶级

2023-06-19 12:1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65、阶级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的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i]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ii]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基本前提。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借助于国家政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也占统治地位。人们不同的阶级地位决定着他们的不同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原始社会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最起码的需要以外,没有剩余,因此还没有产生剥削和阶级的可能。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自身劳动力所必需的产品,即出现了剩余产品,从而使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有了可能;而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以及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占有较多生产资料的富裕氏族成员,先是把战争俘虏变成奴隶,以后又把无力偿还债务的贫穷的氏族成员变成奴隶,于是社会便发生了剥削和被剥削、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人类由此分裂为对立的阶级。

  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依次出现过三个阶级社会,各自存在着两个对立的基本阶级。在奴隶社会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在封建社会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各阶级社会里,除了两个对立的基本阶级以外,还有一些非基本的阶级,主要是新产生的新的阶级和在分化、死亡中的阶级及个体劳动者。

  阶级的这种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列宁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iii]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首先是消灭剥削阶级。但是,无产阶级要完全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除了依靠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力量和人民觉悟的极大提高以外,还必须不断提高生产力,不断增大社会主义的经济力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加完善,使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动力之间的本质差别逐步消灭。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这种程度,对生产资料的阶级占有和政治上、精神上的阶级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阶级才能最终消灭。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还存在着阶级。


注:

[i] 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

[ii] 《列宁选集》第4卷,第10页。

[iii] 《列宁选集》第4卷,第10页。

《哲学小辞典》6.65 阶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