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炬光组诗之二八二——二八四「贺昌 彭干臣 廖海涛」建党100年

献给建党一百周年组诗之二八二
百年炬光
(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
贺昌
贺昌
时任中央分局委员
军区政治部主任
继续在南方革命根据地
领导红军和游击队
坚持斗争
1935年3月10日
贺昌
在率领部队突围时
于江西会昌河畔
遭敌人伏击
重伤在身的贺昌
宁死不当俘虏
在敌人向他扑来之际
高呼红军万岁
举枪射向自己的胸膛
为人民革命事业
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实现了
他自己的誓言
时年29岁
年仅13岁的贺昌
就写下了
气冲云天的
壮志歌
壮志歌
扛罢笔杆再扛枪
经文纬武干一场
颈血常思敌国溅
寸心久欲报家邦
(待续)
献给建党一百周年组诗之二八三
百年炬光
(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
彭干臣
彭干臣
时任红十军团参谋长
1935年1月中旬
红十军团艰苦征战
冲破敌人道道围堵
迂回到上饶
德兴间怀玉山地区
不幸陷入了敌人重围
时值隆冬
寡不敌众
弹尽粮绝
除200多人突出重围
彭干臣
和万名指战员
壮烈牺牲
在一次战斗中
彭干臣
被敌人子弹打断了
一个左手小拇指
战友为他惋惜
他却笑着说
革命诚艰巨
断指不足惜
留得头颅在
可为党效力
(待续)
献给建党一百周年组诗之二八四
百年炬光
(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
廖海涛
廖海涛
时任新四军第6师16旅
政治委员
兼政治部主任
1941年11月27日深夜
日军共3000余人
对16旅驻地
江苏溧阳塘马村
发动突然袭击
廖海涛组织旅部
及中共苏皖区
党委机关转移
率部对敌阻击
掩护机关人员突围
打退日军
多次疯狂进攻
战斗从28日凌晨
一直坚持到中午
毙伤
日伪军300多名
廖海涛身陷重围
腹部中弹
仍然手捂伤口
继续指挥战斗
最终因伤势过重
壮烈牺牲
年仅32岁
廖海涛
遗诗
坚持江南抗敌军
日寇惊呼胆寒心
赤山之战缴敌炮
茅山烽火震南京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