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朝冷兵器:钂鈀

2023-03-07 23:36 作者:广州武术_巭  | 我要投稿

明朝冷兵器:钂鈀


當大家觀看韓國古裝劇時,不時會見到官廷守衛手執類似「三叉戟」的兵器站在宮門。到底這種兵器所為何物,有什麼特色呢?其實那是「钂鈀」(又稱「鎲鈀」、「鐺鈀」)。


之前電影《水行俠》上演時,武備志曾提及過希臘水神波塞冬的象徵兵器「三叉戟」。現實中,其實它是古羅馬低級角鬥士「網鬥士」所用的兵器。


雖然朝鮮士兵手持的兵器跟「三叉戟」有幾分相似,不過其實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兵器,名為「钂鈀」(又稱「鎲鈀」、「鐺鈀」)。


钂鈀最早見於明代將軍俞大猷所著的《劍經》,成書於嘉靖三十五年(1557)。雖以《劍經》為名,但其實書中以傳授棍術為主。書中其中一部份內容,把棍術手法應用至其他兵器上,當中便有提到「钂鈀」。


用棍如讀《四書》,鉤、刀、槍、鈀,如各習一經。《四書》既明,六經之理亦明矣。 若能棍,則各利器之法,從此得矣。


其後,抗倭名將戚繼光參考《劍經》的內容,把钂鈀引入其《紀效新書》的陣法中,與盾刀、狼筅、長槍等形成著名的「鴛鴦陣」。它活用了不同兵器的特性,互相補足掩護,以陣法剋制倭寇。


例如,狼筅以枝節作纏繞防守,卻不能殺敵;長槍能靈活刺殺對手,卻懼對方欺近;而钂鈀則處於側翼掩護攻防的作用,它的中刺能攻敵,橫股能夠架格對方兵器。



明朝冷兵器:钂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