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封神第一部》的一点想法和评价
推荐人群:英雄史诗爱好者、暴力美学爱好者、电影配乐爱好者、男色爱好者。 不推荐人群:原教旨的东方美学爱好者、不适应暴力美学者、对特效与场景要求高者。 基本没啥剧透,放心看—— 这部电影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它在关注「人」。以往的神话题材,大多着眼于神之间的对决较量,但《封神一》,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展现「人」——人在命运、情感和道德的难题中展现的挣扎与信念,哪怕是戏份不多的人物如伯邑考,也在剧情中被放置于难题面前,而引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 另外整部电影很大篇幅展现的核心母题——「弑父」(并用以象征权力的争夺),也是西方文学的经典母题;还有姬昌预言纣王死于血亲,都非常有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既视感。这些都让它的剧情显得不像是传统的中国神话题材,倒像是(有些西方味道的)古典的英雄史诗式作品。 表现手法上不是那么古典,反而是比较有暴力美学的气质的。在这部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两个要素——血与性,有不少让人兴奋的、具有挑逗意味的画面。开篇中人质的血染红白色的雪、纣王与妲己在烈火焚烧的宗庙中亲热,都非常具有张力。 设定是很棒的,虽然我们都知道原著《封神演义》本来就是很会做设定,但电影也着实在人物性格上加了些新的东西在。尤其纣王和妲己的人设,在这一部很成功地立住,这版的纣王以霸气的武将形象开场,很有野心家、权谋家的气质,他比妲己更会掌控人心,很多时候其言行表现出来的,让人觉得是「很带感的变态」;妲己除了妖媚、蛊惑人心,其为纣王所做的一切,也给了人一种奉献自我的坚决感。 也有些很不太好的地方。剧情上还是有不少问题。考虑到它毕竟终究还是用到了神话题材,但这部分东西做得比较潦草。像姜子牙、申公豹这些在大家心理预期中比较重要的角色,剧情中的存在感很薄弱,仿佛只是为了带出「封神榜」,更多作为搞笑角色让人记住,给人观感比较莫名其妙。对于姜皇后之死与比干剖心的改写,我觉得并不高明。台词拖沓冗长这点,也是我觉得可以大刀阔斧地砍的。 电影很早前拍了,但是最近才上映。所以以现在的视角来看,有些地方比如特效、场面之类的会显得老气过时,导演在这上面的假想竞争对手大概是几年前《爵迹》《西游降魔篇》这些东西……(但特效更新迭代太快了)不可避免地会让近些年常看电影的观众觉得看点不太够。 配乐是近两年国产电影里相当高的水平,非常棒。虽然大部分时候还是好莱坞式的管弦乐,不过出现的中国古乐器的还原(箎、五弦琴)惊鸿一瞥般有击中我。其他部分,放在好莱坞大制作电影里,也是相当能打的,在电影中紧贴剧情与画面,放电影外也极具可听性。 但是音效制作……在我的审美看来,我觉得非常糟糕,最严重的是很多地方对台词滥用混响,起到了反作用。到底咋有的「音乐好,音效差」这种现象,这还是有些过于超乎我的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