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内心恐惧的自己

2022-07-27 13:39 作者:王晶2020  | 我要投稿

“我想过怎样的人生,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每年都在更替,我依然不清楚自己要怎样的人。

翻开十八岁时写的日记,上面赫然写着:“我要和自己成为朋友,这样我才能告诉自己很多心里的秘密,我才知道我是谁。”

我还写着:“有些话不敢告诉任何人,我怕自己是异类,怕被人觉得是个变态。这样的日子还要维持多久呢?”

每个人的青春里,总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秘密,有些随着内心的强大而消解,有些则一直像阴影一样晾在原地。现在看起来,当时的我能把那些文字写下来,就是在向自己求助了。

坦诚于内心,不压抑自己,自己帮自己熬过去。

把心态放平,把心情放轻。就是要我们能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看清沉浮于这个世界里的人和事。世界,原本就是阳光与黑暗同在,美好与丑陋并存。我们要学会生活在美好的阳光下,也要能经受得住生活阴暗的重压。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不仅会邂逅鲜花和美好,同样,也会遭遇污秽与肮脏;我们既能感受到人类的友爱与真情,同时,我们也会饱受欺凌与欺诈的折磨。我们一定要让真爱永远与我们同在,让她与我们一路同行。别人的成长,同样是你身边一道迷人的风景,不仅只是成就了别人自己,同样会亮丽了站在他身旁的你。

  清代文学史上,被称誉为“乾隆三大家”的诗人、史学家赵翼(1727~1814),曾在《论诗》中谈起诗歌创作、鉴赏的时候,就提出过“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主张。照理说,清人是以小说见长的,于唐诗宋词来论,是难以望其项背的。然而,从以上赵翼的诗作中,我们不难窥见其内心狂放的思绪与大气的智慧。

  世界,原本不就是在推陈出新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自身的变革中前进么?就象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清代的小说们一样,不是各领风骚数百年么?世事如此,时代如此,世界亦是如此。对于某个地方上的情况来说,你难道说它不是如此么?这就叫做世相的百般变化。

  有些人,真的是活得很累。

  他们独自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不思进取。独自沉醉于过去的鲜花和掌声,耳旁尽是阿谀的声音。他见不得旁人进步,不习惯旁人的`努力,自己的双腿被过去的荣誉的花环缠住了,总是迈不动步,走不出去。你说,他这样深陷在狭隘的意识怪圈里活着,还能不感觉到累?

  世界上的事情,原本就没有一刻停下过它的发展变化。人的个体也应该和它一样要进行自我的检视与变革。只是,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要保有一颗平常心,将心态放平,将心情放轻。在这个世界上,人的个体差异是千差万别的,是没有等同的可能的。因此,我们面对各种不同的变化速度不要持有嫉妒、忌恨,更不要自不量力,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去挡去别人脚下滚滚前进的车轮,如果是那样的话,就终将会被前进中的车轮碾得粉碎。要保有一种正确、平和的心态,要用客观、理性的恣态去面对。

  在这样一个多元的世界里,把心态放平,把心情放轻,平静地面对身边及眼前人与事物的变化,你就会少一些人生的无奈与感慨,多一份人生的淡定和从容。记得《小窗幽记》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当前,社会虽然在不断的革新中进步,为什么人的荷载却变更加地重负,精神变得越发地空虚,思想变得异常地浮躁呢?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了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我们保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水的心是平静的,平静得内心没有一星半丝的褶皱;水的心是轻灵的,轻灵得你捉不住它的影子。云的心是平静的,平静得能装进四野;云的心是轻灵的,轻灵得能放纵世界。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心态放平,把心情放轻,让心成为大地上的一泓平静的水,让心做一朵天上的自在云。这样的话,也许你就不会让自己活得太累。


内心恐惧的自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