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网语 | 用“整活”整个活
◎吴佩瑶
“网友真会整活!”“起床,开始整活!”不知不觉,“整活”这个词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而且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那么,它又是如何诞生并发生一系列演变的呢?
“整活”最早被直播平台上的东北主播作为开场白使用,通常表示主播要开始表演独特的才艺了。“整”是东北方言中常见的动词,因其用法宽泛,甚至被戏称“万物皆可整”,比如“整人”“整方案”“整事儿”“整几个菜”等等。“活”则有“绝活”的意味,指绝技、一般人办不到的事情。而事实上,主播们的“整活”通常是以低俗、夸张的表演引得观众发笑,这就使得这个词又有了哗众取宠的意思。东北方言的幽默风格再加上“整活”带来的感官刺激,使得这一词迅速流行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活”不再仅限于低俗、谄媚的献艺,去除了哗众取宠的意味,只要内容能够超出大众预期、引起震惊,达到强烈的戏谑效果,都可称为“整活”。“整活”者的范围也从底层主播大大拓展了,谁都可以成为“整活”主体。比如“‘国家队’整活,演奏交响乐版的《射雕英雄传》主题曲,台下观众‘呼,哈’应和”,向来青睐高雅艺术的中国交响乐团竟然演奏了流行歌曲,台下的观众也一反沉默,发出了“呼,哈”的吼声,处处透露出不可思议,又处处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
同时,“整活”又由“超出预期”而引申出“干一项大事”的意义。比如“暑假最后一天开始整活,一天写完作业”“明天整活,从青铜连胜上王者”等等。在第一个语境中,“整活”指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写完作业这项庞大的任务,又因“暑假最后一天”而使得这项任务迫切、紧急。第二个语境中,游戏玩家从最低段位“青铜”升到最高段位“王者”本就不易达到,而“连胜”的限定则使得这项任务难上加难。在上述语境中,“整活”更像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宣言或激励自己的话语,同时又因为目标与能力的差距较大而具有戏谑意味。
“整活”范围的扩大是因为语素“整”“活”本身都具有模糊性,“万物皆是活”“万物皆可整”,这样的组合使得“整活”可以代指很多动作。而“整活”一词的口语化表达,又预示着轻松、非正式的场合。在这样的双重作用下,“整活”自然会成为应用范围广泛的网络用语。
随着“整活”的广泛传播,它的语体色彩也发生分歧,逐渐发展为具有褒义色彩的“整好活”、具有贬义色彩的“整烂活”。“整好活”继承了原先“整活”的正面戏谑效果,指“整活”超出了大众的预期,并获得肯定。比如“官方终于调整了机制,使得玩法更合理了,整了个好活”,对于这样的举动,大众往往回应“好活当赏”。相比于“整好活”,“整烂活”的语体色彩则由正面的戏谑转向表示不满与反感,比如某漫画因令人大失所望的结尾而引发争议,其作者被观众怒斥“拆官配、写死主角,简直是在整烂活”。
纵观“整活”这一网络用语的流行过程,可以看出现今社会大众的生活态度: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尽情参与“整活”,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原本高高在上的群体可以俯就大众的审美趣味,而底层群众亦可以展现自己的价值。但同时也要警惕,“整活”并不代表无下限地博取他人的眼球,否则会成为遭人唾弃的“烂活”。
今天的你“整活”了吗?是否把别人整乐了?有没有因为让别人获得欢乐而感到满足呢?如果正准备“整个活”的话,切记要“整个好活”!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2年第7期《网言网语》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