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作文第一押:一起吃苦的幸福

一押缘起:
1.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农的学生回信: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神气。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数人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3.近年来“佛系”“躺平”甚嚣尘上,“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也被屡屡送上热搜,而时代的进步需要有干劲、能吃苦、勇奋斗的人。
《人民日报》中可作“吃苦”议题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优秀句子推荐:
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
自律和不自律,都会吃苦,不同的是,自律的苦会让人生越来越甜。
人生不就是这样,经历过一次次考验才能成长;人生不就是这样,哪怕雨雪霏霾也要去追寻阳光
温室大棚养不出参天大树,风雪磨砺方能成就松柏挺立。
吃苦不一定有意义,找到方向,知道如何吃苦才是真谛。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追求“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境界
越是艰苦处,越是见精神。苦,能磨砺人的意志;苦,能升华人的境界;苦,也能锻造人的精神。
回望百年党史,不怕苦,能吃苦、能战胜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苦是对环境、形势、局面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人意志品质的一种检验。在吃苦中可以涵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吃苦中可以磨炼坚强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在吃苦中可以锤砺能力、增强毅力。
在经历大风大浪中磨砺品质、强壮筋骨,不怕困难、攻坚克难,敢于闯新路、创新业,以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可模仿范文推荐:
丰裕时代敢于吃苦,新征程上繁花似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苦与乐是辩证的,能吃苦才能在苦后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不忘吃苦才能一直走在收获的路上。
“吃苦”是成功的“秘诀”。(观点)
“梅花香自苦寒来”,不辞劳苦的能量源自奋斗的意志和精神,不世的功勋与成就来自勇于吃苦。(阐释)至圣先师孔子饱受苦难周游列国,遭受过各种冷眼的待遇;一代大家鲁迅先生夜间读书,要靠嚼辣椒驱寒;文学家高尔基童年极其悲惨,要靠打工的空闲时间读书......(例子)无论生在哪个年代,也无论生在哪个国家,但凡要实现理想、成就伟大、获得成功,必经一番寒彻骨。(评析)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是敢为者的时代。新时代大学生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将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的吃苦才能持续、方能升华。(总结、回扣)
“吃苦”理应是时代青年的标配。
如今,“躺平”“摸鱼”“佛系”的人不在少数,但年纪轻轻就放弃对生活的追求,最后一无所成,到头来空留一生遗憾。永远不能忘记“青春之舟需要理想之舵”。如果没有了“大我”“大爱”“大抱负”、没有了“诗和远方”,而一味地耽溺于个人追求、眼前利益、物质享受、虚幻快感,这样的青春是狭隘的、庸俗的、枉度的。拥有这样的青春,是时代的浪费,是人生的悲哀。青春短暂而又美好,青春应有热度和激情,理想应有光芒和亮度。青年要积极拥抱生活,在吃苦中磨砺、在磨砺中成长。
时代青年要学会自找苦吃,善于吃苦。
一个“找”字看心态担当,一个“苦”字见价值取向,而这背后支撑着的,正来自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也是广大青年的理想选择和人生航向。当代青年幸逢盛世,但也会碰到“苦其心志”的环境、“劳其筋骨”的窘迫、“饿其体肤”的滋味。越是艰苦处,越是见精神。苦,能磨砺人的意志;苦,能升华人的境界;苦,也能锻造人的精神。要牢记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多一些摔打磨练、多几分淡定从容,切勿在安逸中淡忘“吃苦精神”。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青年成大器,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圆梦者,理应坚定“吃苦”精神,直面艰难困苦的磨砺,不贪图安逸,不回避困难,主动在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中砥砺初心,相信定能在不断突破、不断奔跑中茁壮成长,迎来人生繁花似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