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的学习能力是怎样练就的?
超强的学习能力是怎样练就的?
一个学生如果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人们往往会认为是智力超群,是天生的,我们通过一些现实的实际例子,来说明一下超强的学习能力是怎么形成的?
很多人都认为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天才,不然怎么可能在数学、物理方面这么厉害,怎么可能提出影响世界的相对论。爱因斯坦去世以后,有学者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分割成切片,送到全世界比较有名的5家研究机构研究,看看爱因斯坦的大脑和常人究竟有何不同。美国社会学家蒙塔古对此很气愤,认为这是愚蠢到极点的行为,并写了《爱因斯坦全传》,详细介绍了爱因斯坦的一生,尤其是从出生到青少年学习的情况。爱因斯坦是犹太人,但从小很愚笨,在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差,老师懒的搭理他,同学嘲笑、欺负他,没人和他玩,每天下课以后自己呆呆地坐在角落里。有一次,爱因斯坦的爸爸问校长小爱因斯坦将来可以从事什么职业,校长的回答是:“干啥都无所谓,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他母亲只能把他领回家,自己看管。犹太人有一个习惯,就是要资助贫困大学生,他们家也是,每周四邀请一个学医的大学生麦克斯免费吃饭。每周要到人家免费吃饭,这位大学生有感激之情,爱因斯坦的妈妈和这位大学生说,你每次吃饭完和我的孩子聊会天就可以,这位大学生很高兴,很和蔼的和爱因斯坦交流,爱因斯坦从没有这样的待遇,就很喜欢这位大学生,这位大学生也给他讲自己学到的数学、物理知识。还有一个就是爱因斯坦的叔叔做电机生意,经常缠电机,了解电学,就给他讲这方面的,并且很和蔼,这和学校的老师态度完全不一样,爱因斯坦听的入迷,记得多,理解的快,为以后成为物理天才打下基础。然而爱因斯坦在生活,等等方面始终能力很差。
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加诺夫是专门研究学习效率的,他让一些学习外语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学习,结果发现,人在轻松宁静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最高,是其他方式的5-50倍。爱因斯坦就是在学习物理数学的情绪积极,达到高效的目的。
宋代大文豪王安石的《伤仲永》,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少年在聪明,以后不学习,也将成为无用之人。现实中,又有多少小仲永早早凋零。还有就是拔苗助长的教育,让很多少年儿童早早的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求,出现了厌学情绪。
听单田芳、刘兰芳的评书,是当年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如果从记忆评书内容看,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农民,或是学生、儿童,基本都是学习天才,为什么这么说,在没有任何人要求记下来需要考试的情况下,几乎都是能听一遍就能记下来,有的甚至听一遍能一字不错的叙述。可见,人在积极的状态下记得住,记得牢。
超长的学习能力,就是在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在不断成功中获得价值感,成就感,自信心。再辅之以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