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废气处理催化燃烧设备

化工废气处理催化燃烧设备
1.废气催化燃烧设备的预备处理
针对废气,大家应当先对其开展喷水,以除去废气中的尘土和可溶有机物。喷撒后,气体中有大量的水分和少许尘土。为了能防止水分和尘土对活性炭吸附床合理运行的危害,大家需要在处理方式中采用更活性炭过滤器进行过滤。
2.废气催化燃烧设备的吸附实操
预备处理后的废气在鼓风机的功能下被吸进吸附床,并匀称的分布在活性炭表层。按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活性炭会将废气吸咐在表层,这一历程中常需的时长较少,但假如吸咐的时长越长,吸咐的越完全越干净。他们相互间不但不易发生大的化学变化,还能使废气还能实现很高的净化处理效果。净化处理后的洁净废气可实现环保局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此外,在鼓风机的功能下,还能实现离地15m的排放。一套废气处理处理方式体系包括多层吸咐床,双层用以吸咐,一层用以解析,设备可逐个运行。
3.废气催化燃烧设备的脱附与催化燃烧
活性炭吸附到饱和度后,转换到脱附床。脱附需要另外的热量,加热装置安装在催化反应床的内部结构,开机后一起预热。催化反应床实现设置温度后,向脱附床中通入热气,废气在加热功能下从活性炭表层完全分解。
高浓废气在外力下进入到废气催化燃烧设备,在催化剂的催化反应下完全燃烧随后分解水和二氧化碳。废气可以通过这一实操获得净化处理。这一燃烧历程的特性是温度低、速度比较快、没火焰,并形成大量的热量。我们可以在废气的脱附he和燃烧氧化的历程中采用活性炭,进而减少耗能。
废气催化燃烧设备在废气含量较高时,燃烧形成的热量太多时,便会导致催化反应床温度上升,危害整体废气处理体系的稳定性。所以,废气催化燃烧设备带有冷风填补装置,还能引进新鲜空气减少的反应温度,进而确保运行的稳定性。

催化燃烧废气治理,燃烧催化废气设备,催化燃烧废气处理装置是新一代VOCs处理设备,是将吸附浓缩单元和热氧化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主要针对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经吸附净化并脱附后转换成小风量、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对其进行热氧化处理,并将有机物燃烧释放的热量利用。燃烧催化设备是根据吸附(效率高)和催化燃烧(节能)两个基本原理设计的,即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该设备采用双气路连续工作,设两个或多个吸附床可交替使用。一个催化燃烧室,先将有机废气用活性炭吸附,当快达到饱和时停止吸附操作,然后用热气流将有机物从活性炭上脱附下来使活性炭再生;脱附下来的有机物已被浓缩(浓度较原来提高几十倍)并送入催化燃烧室催化转化成CO2和H2O排出。
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废气处理设备是采用低温氧化技术,即在贵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将有机气体加热到分解温度使气体净化。在高浓度低风量废气环境下使用效果较好。
通过活性炭吸附,可将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浓缩为小风量高浓度的废气,再进入RCO装置处理,可以节约运行成本。
废气进行有效收集后,先进行预处理,再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气体在活性炭床层保持一定的停留时间,气体中的VOCs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洁净气体从活性炭床层排出后可以直接通过引风机排空,经过RCO处理后的洁净气体通过热交换到一定温度后作为脱附风,通过活性碳床进行脱附,从活性炭吸附装置脱附出来的浓缩有机物进入RCO装置后通过贵金属催化剂燃烧分解,分解温度在200-250℃,有机废气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以此循环,待废气脱附分解完成后排入烟筒后达标排放。

工艺原理及流程:催化净化是典型的气固相催化反应,其实质是活性氧参与的深度氧化作用。在催化净化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同时催化剂表面具有吸附作用,使反应物分子富集于表面提高了反应速率,加快了反应的进行。借助催化剂可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条件下,发生无焰燃烧,并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热能,从而达到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的方法。
吸附浓缩的主要产品:分子筛吸附浓缩、蜂窝活性炭吸附浓缩、活性炭纤维吸附浓缩;
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通入活性炭吸附床,与蜂窝状活性炭充分接触,净化,并脱附 后转换成小风量、高浓度的有机废气被送往催化燃烧床进行氧化,在280℃以上时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气体。燃烧后的热废气通过热交换器加热冷空气,热交换后降温的气体部分排放,部分用于蜂窝状活性炭的脱附 ,达到废热利用和节能的目的。
技术特点
1、技术优势
采用吸附性能好、气流阻力小的蜂窝活性炭,吸附床气流层分布均匀稳定、压降小。不仅满足吸附净化要求,而且使吸附装置小型化、阻力低,用中低压风机就能满足排风要求,降低能耗和噪音污染。
2、核心材料
蜂窝活性炭,耐水性好、强度高、吸附容量大;拥有 的比表面积及全孔分析仪,可对吸附材料性能分析,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适用范围
①适合涂料、涂装、印刷、电子、电池、隔膜等行业。
②适用常规有机物,不适用酮、脂等易氧化类有机物,因吸附材料易燃,存在风险。
1 废气收集
1.1 废气应尽可能利用主体生产装置本身的集气系统进行收集,逸散的废气宜采用密闭集气罩收集。当不能或不便采用密闭集气罩时,可选择敞开式集气罩。
1.2 集气罩的配置应与生产工艺协调一致,宜不影响工艺操作。在保证收集能力的前提下,应力求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管理。
1.3 确定密闭罩的吸气口位置、结构和气体流速时,应使罩口呈微负压状态,且罩内负压均匀。
1.4 集气罩的吸气方向应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
1.5 当废气产生点较多、彼此距离较远时,应适当分设多套收集系统。
2 预处理
2.1 预处理设备应根据废气的成分、性质和污染物的含量进行选择, 原则上一套收集系统对应一套预处理装置。
2.2 进入催化燃烧装置前应除去废气中的颗粒物及易引起催化剂中毒的物质。
2.3 经过预处理后废气中颗粒物含量应低于 10mg/Nm3。粉尘过滤器的设计应根据粉尘粒径
2.4 若废气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应调节至满足 4.1 的要求。若进气温度超过 400℃,应降温至200℃。
2.5 预处理过滤装置的压力损失宜低于 1kPa。粉尘过滤器两端应装设压差计,当过滤器的阻力超过规定值时应及时清理或更换过滤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