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文字稿丨第2集:民为邦本

赵丹军: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民为邦本。首先要欢迎今天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朋友们,欢迎你们。今天我们请到的三位主讲嘉宾,他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震先生,欢迎。
韩震:大家好,主持人好。
赵丹军: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先生,欢迎。
郦波:大家好。
赵丹军: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先生,欢迎你们,欢迎。
弗格森:大家好。
赵丹军:今天来到我们现场,参与我们节目的还有7位中外青年代表,欢迎你们。民为邦本这个词,我们平常经常会说起,有谁知道这个词的出处在哪里吗?
李奇航:据我了解,民为邦本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源自太康失国的故事。
赵丹军:尚书里究竟讲的是怎样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情景演绎。
潘禹:夏朝初年太康即位,可这位新王没能继承他的爷爷大禹的品性,而是沉迷酒色,不理政事,长期在外狩猎,数月不归,招致百姓反感。一次东方部落首领后羿趁着太康在外狩猎的机会攻入都城,夺取了夏朝政权。太康的5个兄弟和他们的母亲仓惶出逃,来到了洛河边。
——情景演绎《五子之歌》——
赵丹军:请问郦波教授,我们该怎么样去理解这首古诗?
郦波:这首诗出自于上书下书里,其中最核心流传最广的几句就是,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我们的祖父大禹曾经训示我们说,对人民应该亲近,不可以轻贱失礼,要知道人民是国家的根基,人民安定了,根基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定。
韩震:民惟邦本的惟,竖心这个惟,从惟独的惟,后来演变成作为的为,也就是现在说的民为邦本,意思是民众是国家的根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民本思想的国家,把老百姓看作是国家的根本,这是中国古代明君和先贤的政治智慧,可以说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精华。
赵丹军:非常感谢两位专家的解读,接下来我们要请出汉字叔叔“”来为我们说文解字,有请。
——待更——
如需整理文化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更多文字稿,可找公众号【小小台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