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摩旅(5)丨原来肇兴侗寨和堂安侗寨之间,还有一片梯田

2023-06-30 19:01 作者:荞麦的摩旅日记  | 我要投稿

对侗寨的最初印象,是大学时候在万里行(现在叫知途旅行)兼职的时候了解到的,记得侗族大歌,还有鼓楼,还有篝火。

每次旅行,似乎都一直没有想到过贵州,就是一直提不起兴趣,甚至现在看贵州地图,都觉得很陌生。

肇兴是飞飞说不错,然后我看了线路从桂林进贵州也确实作为第一站是不错的。下午到达的时候已经6点多了,在路上蹉跎了太多的时间。

住的客栈在山腰上,晚上坐在阳台可以看到鼓楼在黑暗中矗立。叫春风十里。

那天跟一起拼饭的小姐姐开玩笑说,这鼓楼的顶,就像乾隆的帽子。

夜晚的侗寨很安静,安静地只剩下溪流的水声和自己敲打键盘的声音,小猫偶尔跑过来叫两声又走开。

真的好喜欢这样的夜晚,完全不需要酒精,一杯茶水就可以舒心一整晚。


到得晚,在客栈折腾一下就7点多了,上街觅食。还没到我就一直跟自己说,一定要吃酸汤鱼,无论如何,第一餐一定是酸汤鱼。

我进到饭馆就跟老板娘讨价还价,我一个人,能不能做个小份的,然后她指着隔壁桌说,你看她也是一个人,也是点了一份……然后我就忍不住跑去问小姐姐能否拼饭,然后我们就愉快地一起吃饭一起逛侗寨了……是的,当一个人在路上的时候,请务必足够不要脸,这样你不仅能够省点钱还能有人陪。

嗯,好吃!其实第一次吃酸汤鱼,是在泉州吃的,一个在泉州生活的贵州朋友。还记得我那天住在西街旧馆驿,他过来找我,说带我去吃泉州最好吃的酸汤鱼,在一条七拐八拐的巷弄里,吃到了人生的第一盆酸汤鱼。

据说,判断一个寨子是不是侗寨,只需要看有没有鼓楼。鼓楼是真的很漂亮,尤其是在夜晚,在灯带的辅助下,特别地,闪闪发光。像是灯塔。

早上醒来一推开窗,就是整个寨子栉次鳞比的屋顶,真的超舒服。早上的风吹过来有点凉爽,但是云层薄,微弱的阳光照在脸上,也是很舒服,和着凉爽的晨风,有点暖暖的,春天的味道。


我知道沿着寨子主街一直上去还有一个堂安侗寨,因为担心午后会下雨,所以收拾完匆匆吃了个面就开车上山了。没带行李跑山,太轻松了,那种久违的感觉。

广西的油菜花基本都谢了,贵州的油菜花才开始进入尾声,一路往山上走,都能看到一田一田的油菜花。

那天在这片花田拍了个视频,我就在想,如果我不是一个人出来跑的,是有伴,多一人或者多几人都行,路上看到的美景都跟同伴分享了,我是不是就写不出游记了。

游记里好多话,都是我在路上的时候边看着风景边想的,到了晚上就把它们记录下来。换一句话说,其实,你们就是我路上的伙伴,一路陪着我走到最远的地方。

如果我一早就知道肇兴和堂安之间,有个这么美的梯田,我就不会去布尼了,毕竟,在那边吓掉了半条命。

一路除了黄色的油菜花,就是这种白色带点紫的花田,一开始我以为是荞麦花,因为远远的,看起来就是白茫茫的一片,转头一想,不对啊,现在不是荞麦的花期,怎么可能有荞麦花呢……

后来我还是用支付宝扫了一下,原来!居然!是萝卜花!!

万万没想到。

进了贵州之后真的就觉得暖和多了,不用再穿厚重的冲锋衣冲锋裤,换上春装,一身轻松。

堂安侗寨很小,走两步就到顶了,没什么游客,村民都很悠闲地坐着聊天,抽旱烟。

我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后面有个年轻的妈妈瓢了一瓢泉水喂孩子喝。后来我发现整个寨子到处都是泉水池,池边都挂着瓢子,方便村民直接喝水,对,一个瓢子用全村人。

我是不敢尝试,虽然卫生所就在我对面。

但是,我后来在路边用山泉水洗了一下车……毕竟脏得我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虽然我是一向出了名的不爱洗车人士。

虽然梯田真的很美,但是我看到的却是贫穷和无奈。为什么有梯田这种东西,还不是因为没有平地。面对着一座座山,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想办法开荒种田种粮食,才有了梯田这种东西。穷山恶水,在这种地方,连形容山水的词都是贬义的。

看着天有点阴暗,不知道会不会下雨就赶紧下山了。


我这一路其实很少记录食物,只是在肇兴吃的几样东西有点特别,就记下来了。糯米包猪肉和油茶。

我是不爱吃糯米的,因为太难消化,有时候我吃一个粽子就能顶一餐饭了。但是我看着这个猪肉觉得应该不错,但又不好意思跟阿姐说我只要猪肉不要糯米,所以还是要了一份糯米包猪肉。

吃起来怎么说呢,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倒是油茶,真的有够腻的,阿姐还特地问了我一下能不能吃得惯,我说试试就知道,结果还是剩了半碗还给她。

阿姐百无聊赖地边玩手机边时不时抬头看看有没有游客经过,能不能多卖一份糯米饭一碗油茶。整个肇兴看起来真的很冷清,客栈空荡荡,街上空荡荡,都是居民自己在生活。

在家门口逗小孩的。

在鼓楼底下下象棋的。

在店门口做手工的。

在菜市场烧猪皮的。


他们也早就习惯了被游客们长枪短炮怼着拍照,旺季的时候他们也会觉得累吧。可是,这种清净的日子,也不是他们所想要的,据说整个春节期间直接就封寨了,连只外来的苍蝇都飞不进,他们也很无奈。

你要是问我,侗寨什么时候最漂亮,我肯定告诉你,华灯初上天却还没有暗下来的时候。

那时候的鼓楼和廊桥都亮起了灯,周围的建筑还没有褪去颜色,酒吧的音乐还没响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还有潺潺的流水声和人们的低声细语。

这可能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吧,温暖而又充满生活气息。

晚上8点有侗族大歌表演,我用导游证白嫖了一场。据说以前都是在鼓楼下,燃着熊熊篝火,大家围在一起唱歌,飞飞说,那才叫天籁之音。

回客栈休息的时候,看到了一场烟花,也许是侗家人有喜事吧,从早上我就看见他们在搭大炉灶做宴席。这是我今年的第一场烟花(除夕夜凤凰水库那场不算的话),没想到在几千里之外的贵州山区里,还能邂逅一场火树银花。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牛瘪汤。

应该算是贵州最黑暗的料理了吧。

“牛瘪”的制作工序复杂,人们将牛宰杀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拿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放入锅内文火慢熬,煮沸后将液体表面的泡沫过滤后食用。

我发了朋友圈之后,有个人回复“牛瘪,牛屎的前一步”。完全没毛病,确实是这样。

怎么说呢,我进饭馆跟老板说我要一份小份的牛瘪的时候,他看我的眼神就像见了鬼,然后来了个灵魂追击,你知道牛瘪是什么吗?你能吃得惯吗?你吃得下吗?我说既然来了,肯定还是得试一下啊,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吃得惯呢……他还是很犹豫,我最后没办法了,只能跟他说,我作为一个广东人的职业操守就是,只要能吃的,我都敢吃……

果然还是广东人这个身份比较好用,老板立刻啥都不说了,进厨房烧菜去。

其实,你只要不去想它的制作工序,单纯吃这个东西,是不会有什么感觉的,最多就是觉得味道有点苦,像是青草汤(它本来也叫百草汤)。

肉和百叶都煮的有点老,汤喝起来确实味道有点苦,或者说是甘苦,就是中草药的味道,但是它的味道很轻佻,吃完之后并不会在喉咙或者说口腔里停留太久,会很快就消散了,反而让我觉得不够味道。

但是,如果你有来,我还是会推荐你试试,确实足够特别和挑战。


早上离开的时候在观景台拍到的侗寨全景,真的很美。

今天没有太多感慨,只是觉得,当初决定发展贵州旅游的那个决策人,真的好伟大。朋友们一听说我到贵州了,都提到一个词“贫穷”,用飞飞的话说十年来他来了N次,每次都感受到真实的变化。十年前比西藏还穷,西藏的穷不是赚不到钱,贵州是真没钱。

这是我第一次进贵州,以前的贵州到底怎样我不知道,但是当我在路上,看见远远的山坡上,有几户人家的时候,我真的是很难受。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信念活着,他们是否有想过,外面的世界多精彩,自己眼前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算不算很无奈。

夜深了,我去睡了,今晚枕着西江的千户灯火和潺潺流水入眠,晚安。


2021年3月17日晚

于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2021摩旅(5)丨原来肇兴侗寨和堂安侗寨之间,还有一片梯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