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玺印-篆刻》 读书笔记第二节 玺印钮和古代印章的多种用途
印纽
即“印鼻”,亦称“印首”。印章顶部的雕刻装饰叫做“纽”。它最先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印章系佩于身,后来成为一种审美的必需。
《汉归仪》中制订说:皇帝用璃虎钮,皇太子、列侯、丞相、丞尉三公前后左右将军及秩比二千石的官用龟钮;千石,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的官用鼻钮。东汉光武帝更制定了印绶的颜色,《文献通考》:“御史大夫,银印、青绶,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光禄大夫,无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墨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秩,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


龟钮

按照很多书的说法是“龟”通贵,代表了富贵荣华,龟本身又代表了长寿。

鼻钮

比较特别的蛇钮,感觉不多见


骑马式钮


铜马钮

辟邪钮

汉人眼中辟邪能驱邪秽,祓除不祥,视为瑞兽。辟邪为印纽始见于战国,流行于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的私印中。

狮子钮

元代 双人钮


方形印钮


不同门类不同用途的印章
印章用途之肖形印
也称象形印或图纹印等。是将广义上的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人文、神话、民俗、历史等题材通过与其同时期相匹配的生产技术制作出来的玺印或类玺印

肖形印内容大抵是当时社会、人文、神话、民俗、历史之缩影,通过不逾方寸的空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人的审美取向、内心世界、个体憧憬等多个层面。具体包含有人、龙、凤、鸟、鹤、虎、鹿、豹、牛、熊、马、猪、羊、犬、鸡、骑射、出行、楼阙、蹴鞠、狩猎、花卉、歌舞伎乐、斗兽、汉代百戏、四灵、道家谶纬及《山海经》

印章用途之花押印
所谓花押,就是“用名字稍花之",它是将个人姓名或字号经过草写,改变成类似于图案的符号。其最初的形态是南北朝时期的凤尾书,又名“花书"。这种印除具有一般印章的功能外,还有使局外人不易识别和难以摹仿的作用。


印章用途之斋馆印
将书斋馆社的名字刻成印章,便是斋馆印,也叫轩斋印,后缀一般加上“楼、阁、馆、巢、院、斋、轩、堂”等,如“朴石轩”“画城堂””等
赵孟頫的“松雪斋”印


印章用途之--鉴藏印
鉴藏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书画鉴赏、审定与收藏的印章;一类是用于图书典籍收藏的印章。自唐宋以降,同一幅书画经过历代收藏家的鉴藏,可能在上面钤盖了大量的鉴藏印章,形成了传承有序的印章系统——印章,也就成了鉴定书画真赝的一个艺术元素。




印章用途之--印泥 , 封泥




印章用途之--戳印金币




拓展阅读
【古埃及圣甲虫印章】
圣甲虫,原型为蜣螂,在古埃及为凯布里(Khepri)神的化身,古埃及人视之为生命轮回和旭日东升的象征,圣甲虫崇拜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非常流行,上至法老下至平民都将其视为护身符和守护神,并深刻影响了临近的腓尼基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
印面为古埃及象形文字,左上角有代表生命的按卡象征;材质为绿鸡肝,古埃及人认为这种材质具有一定的魔力,并只有高等级贵族可以使用。这枚印章为新王国时期所做,年代距今3500-3000年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