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笔 2020 /5/7

2020-05-07 22:30 作者:KILLERJACK4  | 我要投稿

  有一种说法,我虽然很厌恶,但是拿不出什么反对的证据。那就是“正常人谁会写日记”。我自认不是正常人,这也不一定是坏事,日记一般是要记载一些当天发生的事情,有一些还会加一点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新闻如此盛行(无论它们可不可靠)的现在,日记的短期收益和功用确实很小了,我就不套什么日记的名号,这单纯就是随笔而已。


  我之前总是可以看字数,喜欢写很多的字数,好像这些都能换钞票一样。但是最近就没有这个气力了,主要是受到了网文风波的打击,阅文集团的事情大致不用提,就是有各种迹象“石锤”他们剥削作者。但是现在这个事情已经和其他事情一样,变得真真假假,甚至愈发魔幻了。我只能提供一个我的观点:公司试图利用作者来榨取利益是长久存在的现象,而作者们的维权也是合情合法。但是一个问题上升到公共事件,就说明这个问题已经是积怨已久了。我从一些报道上看到,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蛋糕不能变大了”,所以“分蛋糕的方式”就被重提议程了。我对此还是非常悲观的:因为网文终究是没有能激发起绝大多数人的付费习惯(实际上也不可能)。在创作方面,作者处于弱势地位也不是现代才有的现象,公司靠作者养钱也是资本的逻辑。有人说这是资本和良心之间的对抗,我觉得还没有达到那个地步,因为双方根本不在公平对抗。资本和道德或许还能够达成妥协。但是权力与个体权利就完全是一边倒的吊打了,在后者没有办法解决的前提下,前者的妥协就显得很可怜:只是相对的弱者和最弱的弱者的互相伤害而已。曾经网络文学对我也是一个神话,但是现在不再是了。我们也要做好重回黑暗时代的心理准备(现在只是前兆)。


  我倒是想到过一个没有被资本绑架的作者。柯南.道尔前期也赚不到稿费,但是后期在他决定“杀死福尔摩斯”时遭到了包括他母亲在内粉丝的反对,海滨杂志出的高价稿费也让他不得不狗尾续貂。最终是他的离开拖垮了公司,而不是反过来。但道尔爵士还是一个医生,也写除了侦探小说之外的其他题材小说,还上过战场。可以说是一个现代的“斜杠青年”。我本来觉得这告诉我们应当找几条后路,但后来想到:要是道尔爵士死在战场上了,那些后路不也没了?到底退路是解脱,还是苟延残喘,哪个年代都说不好。


  说起资本,我当然知道五月五日除了消费节以外的含义,但是我还是不能落俗。我对消费没有什么敏感度,单纯就是想着能够省钱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次是两本书,一本是名曰通识的日本书,一本是英语原版小说《50 Greatest Stories》。前者现在躺在我的书桌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拆封,希望她不会沦为我绝大多数书桌上那些“崭新书籍”的命运。至于后者,我现在正在读,外国书确实如某些人说的一样,有一股书香气(实际上是再生纸的味道),而且内容排版都很紧实。但是小说家们也不是吃素的,我读得很坑坑洼洼,主要是自己的Vocabulary很匮乏,一些俚语压根都看不懂,所以连基本的完整阅读都没有办法做到。我倒是真的知道了,根本没有什么轻松学习,轻松的东西一般都是自己知道的,或者别人嚼烂了吐给我的。我自诩不是正常人,总该干点正经事。


  今天晚上听到母亲和她同事通电话。里面提到了现在经济不景气,什么工作现在都要压在她身上了,我内心里暗叫:不会给自己留一点后路吗,非要和公司,和老板共存亡。然后他又提到一个奇葩的临时工:说他虽然读了大学,有个金融相关学历,收了很多前辈的教导,但在疫情之后就再也没有来公司上过班了,母亲先是埋怨了几句,后来又说到:这种人很难办的,我已经做了两手准备,他最后怪不到我们头上的。我看了看坐在电脑前,无所事事的自己。


  唉,姜还是老的辣,我现在嫩着呢!


随笔 2020 /5/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