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为什么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特别爱好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之前美国街头一个采访震惊了我,问题是:美国建国多少年历史?有人回答一百年,有人回答几十年,即便是美国十三州的本地人,也没有一个人能正确的说出美国具体建国多少年,而我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美国已经244年历史了,美国人自己却不知道,实属可笑。
说起历史,多少人都知道中国是历史上的文明四大古国,虽然是最年轻的,但却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国家,这一点上我们做得要比其它国家好。
历史就是一种非常富有的精神食粮,能很好地充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使人生意义非凡。
中国人相对于西方人更爱历史的原因如下: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里最年轻的,但东西方国家比较起来,东方国家历史传承的更好。比如古巴比伦早就消亡了。
今天的埃及和印度,同古埃及和古印度实际上一点关系都没有。埃及今天都还原不了古埃及的楔形文字了。也就是说古埃及的文献资料,今天的人谁也看不懂。
而古印度人经常把事情记在叶子上,根本就没法保存。印度关于古印度的资料还不如中国保存的多。
中国自汉代就发明了纸,后来又发明了印刷术。到佛教传入中国开始兴起,从唐朝伊始两国开始频繁交流。反而是中国人记了不少关于古印度的东西。比传承,东方更好,尤其中国。
我们所说的东方,一般都是指东亚以及东南亚。而历史上东南亚相当一部分地区是中国的地盘,朝鲜更是中国的附属国,日本的文明基本上就是中华文明的分支,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所谓的东方历史,就是古代中国历史。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基本上就把其他东方国家摸得差不多了。
再就是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自古以来有官修历史的传统,?西方国家却没有。
在中国,随着儒家学术的崛起,受到了历代学者的尊崇,再看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放在现在就是老师一样,教自己的学生;而他倡导“仁义礼智信”,形成了非常体系的教学理念,并影响了后世。
受到儒家的影响,中国文人基本上都秉承“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明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学习和研究就这样扎入中国人的血液当中。
尤其是科举制度的出现,让文人更加注重历史结合当今或者考题进行论证,从而达到金榜题名。
这一点西方人就不注重,只注重基督教,而基督教对于历史并不感兴趣,很多的西方国家直到近代才重视自己国家的历史。
其实历史现实将来是三位一体,如孪生兄弟姐妹,贯穿你一生一世,难解难分,藕断丝连,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因果循环,环环相扣。
历史是现实的缩影,也可能是将来的预演和总动员,它关联这现在现实,也预测着未来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