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版马原 第5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答: ( 1) 垄断产生的原因
①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 ,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 ,实行垄断 ,以获得高 额利润。
② 企业规模巨大 ,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也会产生垄断。
③ 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 ,为了避免两败俱伤 ,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 ,联合起来 ,实行垄断垄断 组织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 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垄 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初级的短期价格协定。但本质上都是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 ,操纵垄 断价格 ,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2)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的原因
①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根源。
②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③ 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 ,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 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密切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标志着资本主义发 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的原因是:
(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和支出 ,开办大 型新兴工业企业 ,部分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② 私人垄断统治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资产阶级国家采取一定手段干预国民经济 ,减轻经济危机的程度, 缓和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矛盾 ,有利于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
③ 宏观调控的发展 ,使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与市场机制日益有机结合起来,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逐渐演变成为由国 家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 ,对于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④ 资产阶级国家通过税收和收入再分配手段 ,提高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
②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它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总利益。
3 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 提高的情况下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 1)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② 贸易全球化。
③ 金融全球化。
④ 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2)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从本质上讲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①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② 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③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 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 积极影响
a.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 ,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 ,由此带来巨大的分工利 益 ,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b.体现了社会化生产的要求 ,不仅发达国家从中受益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就业机会 ,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发展。
② 消极影响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b.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
c.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③ 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
a.“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 ,既不符合事实 ,也无助于问题解决。”国际金融危机不是经济全球化发展 的必然产物 ,而是金融资本过度逐利、金融监管严重缺失的结果。
b.经济全球化不是一部分国家的独角戏 ,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实现发展的大舞台。
c.面对不同国家在生产方式、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要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经济全球 化。
4 近年来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试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答: ( 1) 近年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
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a .国家资本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国家资本所有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 共事业部门 ,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就其性质而言 ,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 ,体现着总资本家剥 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
b.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 ,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 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但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
②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a.职工参与决策。这一制度旨在协调劳资关系 ,缓和阶级矛盾。
b.终身雇佣。 目的是增强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意识 ,从而更加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统治。
c.职工持股。 旨在通过使职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来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使工人产生归属感 ,在生产中努力提 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剩余价值生产。
d.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 ,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改 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③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a.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b.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c.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④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a.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 ,产业竞争力下降。
b.经济高度金融化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c.财政严重债务化 ,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d.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e.经济增长乏力 ,发展活力不足 ,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f.金融危机频发 ,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⑤ 政治制度的变化
a.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b.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c.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 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的原因
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②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的斗争 ,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
③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④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 3) 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的影响
①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 化。
③ 没有改变其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仍然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的本质属性 ,没有改变马克 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5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即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 趋势。
( 1)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 ,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经济关系上 ,是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这个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② 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a.从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来看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不断发展。
b.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 ,这在客观上势必导致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 ,使资本的社会化占有 成为可能。
c.资本的不断积累使对生产过程的管理社会化 ,相应地派生出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管理机构 ,而这些 都弱化甚至排斥资本家个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的各种矛盾在资本积累中不断发展、激化到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使之释放时 ,社会主义 取代资本主义就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所具有的客观历史趋势。
③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中孕育着某些社会主义的因素 ,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④ 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和斗争 ,必然导致资本主义政治危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 利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成为人类社会由低级 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
(2)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其原因在于:
① 社会主义自身的巩固、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a.经济上的强烈反差使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b.西方敌对势力的颠覆、破坏与和平演变活动 ,加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c.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需要经过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②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a.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它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曲折性与艰巨性。
b.资本主义的暂时强大决定了它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长期性、曲折性与艰巨性。
c.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 ,导致社会主义顺利发展、再造辉煌需要较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