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朋友来家里玩,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怎么办?

2021-07-16 14:08 作者:宜童自闭症学院  | 我要投稿

所谓分享,就是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或者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

分享,是社会交往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一个快乐,与人分享就会变成两个快乐”。分享,可以帮助幼儿得到玩伴的信任,可以提升幼儿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与他人相处的方法。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两个孩子在争抢一个玩具,家长就会哄较小的一个,并对哥哥说“这是妹妹,她比你小,你要让着她”;又或者是一个小妹妹想要孩子手里的零食。家长看到小妹妹想吃,未经孩子的同意,就将孩子手里的零食拿走给妹妹。孩子手里零食被突然抢走了,孩子痛哭。家长看到孩子不愿意,就会这样安慰孩子“就是一个小饼干,等会咱们再去买;妹妹小,先给妹妹吃哈”。因为另一个小朋友的出现,孩子特别喜欢的食物或者玩具就被抢走,未来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在教授幼儿进行分享时,最好幼儿心智成熟水平在3岁以上,不要过早的进行。年龄偏小的幼儿可以从交换开始练习,接下来详细介绍下如何进行教授。

尊重孩子的意愿

分享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渐渐有了物权意识。家长给到孩子的物品,他就会认为这是自己的东西了。如果我们要求孩子被动的分享,于孩子而言是不快乐的,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物品被掠夺。所以我们在教授孩子做分享时,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当前不愿意将自己的物品分享给别人,我们也不要去强迫。让孩子知道他有权利支配自己手里的物品。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对于孩子来讲,父母是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他的第一任老师。很多的技能是从家庭环境中习得的。所以,家长可以提前在家里培养幼儿分享的能力。

我们在家里也要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让孩子有权利支配自己的物品,不管谁使用,最终都要回到孩子的手里,这样孩子下次才敢于分享;另外,分享的物品尽可能数量充足,分享结束后孩子自己还有剩余的,避免孩子出现失落感。

很重要的一点,当幼儿主动分享物品,哪怕只分享几秒钟,一定要及时地强化孩子主动分享的行为。包括"开心的面目表情,赞美的语言等",一定要让孩子从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包括被分享人的快乐。未来孩子分享的几率才会逐渐增多,才能真正理解并享受到分享的快乐。

了解分享的多种方式

当幼儿的分享意识慢慢建立后,我们要引导幼儿更深层次理解分享的意义以及分享的灵活运用。分享的方式有二种:

01

第一种方式是一个玩具大家可以一起玩。比如说大家可以一起进行踢球的游戏;或者两个人可以一起荡秋千,一起打滑梯等。

02

第二种方式是轮流玩。比如说一辆小汽车两个小朋友都喜欢玩,那这个小朋友这节课玩,另外一个小朋友可以下一节课玩。或者这个玩具这个小朋友今天玩,明天那个小朋友玩。

拓展

从家庭分享转移到同伴小集体中分享,更有利于增加幼儿与他人的社交互动。家长们可以将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玩耍,每位家长给自己孩子带一些喜欢吃的零食和玩具。先由分享能力较好的小朋友进行分享零食,让孩子感受到被分享的快乐。然后可以引导性让孩子也尝试去分享。同时孩子们也可以去交换彼此的食物或者玩具等,还可以引导宝宝们一同进行一个活动,从而让宝宝在互动中感受到分享的乐趣。

在教授孩子进行分享时,家长们千万不要强迫孩子,不要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要有耐心,慢慢帮助孩子进行。


小朋友来家里玩,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怎么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