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女子的肖像》,同性之间的爱情同样美好
这周看的电影是《燃烧女子的肖像》。

这是一部同性电影,在LGBT大行其道的当下,我看过的同性电影并不多,这是少有的一部。

18世纪的欧洲,一个富贵之家在嫁女之前,按习俗要先把女儿的相貌画下来送给男方。这家子本来是准备嫁大女儿,但大女儿意外身亡,不得不把已经入教会修行的二女儿接回来待嫁。

这位修行的小姐并不愿意出嫁,尤其是嫁给从未蒙面的远在米兰的男人,所以她拒绝画像。在电影开始之前,已经赶走了一位画家。这时,我们的女主——一名女画家接到委托来到了岛上,奉命在陪伴小姐时偷偷画下她的肖像。

在短暂的陪伴时间里,小姐和女画家相爱了,没错,两个女子相爱了。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这种爱情是无果的。电影结尾,女画家完成任务离开,多年后,在一次观看歌剧时再见到小姐。虽然小姐没有看到她,但她知道小姐还爱着她。

故事主线大致如此。其中,掺杂着两个重要的故事。


一个是俄尔普斯,他在妻子去世后,前往地府找寻,历经艰险终得允准带妻子离开,但被要求不得在回程的路上回头。在回程时,俄尔普斯忍不住回头了,这时灾祸发生,妻子再次回到了地府。当他再次前往地府,被拒绝与妻子相见,最后他只得孤身一人在世间游荡。


这个故事另有一种隐喻,俄尔普斯为什么回头?是因为爱情,因为意外,还是因为另一种选择。在女画家完成任务离开时,小姐朝她喊了一句回头,女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小姐一身白衣白裙立在台阶之上,犹如在梦境中一般。


或许这里说的是选择吧,小姐提出了问题,女画家选择了离开,但这种离开是不得不离开,而不是不爱。

另一个是女仆的怀孕。女仆在这段时间里怀孕了,男人是谁不得而知,在电影中也不重要,这部电影几乎没有男人出现。为了让女仆流掉孩子,画家和小姐尝试了很多方法,在过程当中两人加深了认识相爱了。

女仆的未婚先孕似乎与主线关联不大,却与电影的主旨思想一以贯之,女性的独立、自由、解放暗含其中。

同性之间的爱情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不懂。其实对于爱情是什么,我也不太明白。如果是一份没有结果的爱情呢,我倒是可以说两句。

这部电影中的爱情从头至尾都是没有结果的,两人也很清楚,在爱情发生后她们仔细制造美好的经过,保留更多美好的回忆以待将来。画家在小姐看的书上画了一副自画像,多年后,画家在一次展览上看到了女家的画像。小姐已经结婚生女,手里拿着一本书,书翻在了当年画像的那一页。

两人平静地分开,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把这份感情深藏心底,但这份爱却始终未减。

一份没有结果的感情,是选择回忆还是选择走出来还是遗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电影中的两人做出了选择,而对于有的人好像没有选择,或许是无法做出选择,明知没有结果却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爱情吧,无论同性还是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