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铁锈战争自制战役—共和国政策:军事改革

2022-11-18 13:14 作者:afyboss  | 我要投稿

在击败公国主力部队后,新生的共和国立刻陷入了与教皇国和帝国的鏖战中。与腐败无能的公国军队不同,教皇国和帝国的军队训练有素且配合密切,共和军的战士在他们面前不堪一击。 希斯防御战结束后,共和军损失大量兵力,士气低下。共和军领导人为了扭转颓势,不得不任用部分投降的公国将领,请求他们对己方的部队进行整编和指导。公国将领在经过“内部协商”后将共和军划分为三部分:野战军、国防军、协助军。野战军主要由老兵构成,是中坚力量;国防军由老兵和新兵构成,主要负责防御;协助军则是由公国战俘、大量的征召兵构成,负责协助野战军。 同帝国、教皇国的战争结束后,共和国也有了一批优秀将领。在总结完教训和经验后,他们认为有必要对现有军队进行改编、整编。共和国的领导人却认为,战争结束后。共和国需要的不是军队的改进,而是经济的发展。并将这个提案束之高阁了。 不久后,随着帝国平息内乱,并重新开始扩军后,共和国的领导人感受到了一丝不安,但对自己军队的编制充满信心。殊不知此举为之后的惨剧做了铺垫。 随着帝国再一次向共和国宣战,共和军的编制便出现了问题: 1.各部队差别太大,野战军擅长进攻不擅长防守,国防军则反之。在面对新式的帝国军时,灵活性大大降低。 2.协助军训练程度低下,早期协助军主要由战俘构成,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如今的协助军全是新兵,不仅无法起到协助的作用,反而成为了帝国军突破防线的缺口。 共和国的领导人在焦头烂额之际,忽然想起了那群将领所提的部队改编计划。于是紧急命令他们进行该计划,计划实施后将军队改编为: 1.取消野战军,国防军之分,将编制统一化。解决了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该进攻时立刻进攻,该防御时也有装备建立防线。 2.取消协助军,所有新兵、征召兵经过统一训练后才能进入战场,有效降低了新兵伤亡率。 改革后的共和军在格希麦保卫战中登场,成功守卫了首都,此举证明了军事改革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随后的战役中,共和军的内部虽有改变,但总体还是不变的。

铁锈战争自制战役—共和国政策:军事改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