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间,总喜欢喝白酒的人,最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早知早受益
节奏飞快的现代生活,让很多人感觉压力山大,渐渐养成了吃晚饭的时候喝白酒的习惯。
经常会有人说“喝酒有害健康”,就连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都曾发表过多篇研究报告,将酒列为世界头号“致癌物”。事实真是如此吗?
笔者有一个做医生的朋友,当我让他从医学的角度解答的时候,他给我讲了两个故事,令我深受启发,建议大家来一起听听,早知早受益。
01
山东的张先生,原是一家教育机构的老板,因为这两年反反复复的疫情,导致机构损失惨重,负债好几百万。
他愁的年纪轻轻一头银发,为了宣泄压力。他养成了喝白酒的习惯,每天晚饭没有半斤白酒都吃不下饭。而且净挑廉价白酒喝,即便是小超市的香精酒也不拒绝。
短短三年时间,家里的白酒瓶子堆成了一座小山。而他才40岁出头的年纪,却喝出了一身病,被我这位医生朋友建议戒酒。
02
山东的李先生,是位烟酒店的老板。生意刚起步的头两年,几乎天天醉醺醺回家。
后来事业慢慢稳定了,应酬也减少了很多,但是喝酒的习惯保留了下来。天天晚饭时都要喝上二两,但也不多喝。
因为本身不差钱,又对各种白酒都有很深的了解,所以他喝酒有自己独特的偏好。
他并非专挑名贵酒喝,说这类酒品牌溢价太高,自己喝不划算;便宜酒他别说喝,自己店里根本就不卖。
他说这类酒虽说利润高,但很多都是酒精勾兑酒,对人身体伤害很大,自己可不挣昧良心的钱。而他只喝一些性价比高的纯粮酒喝,好喝还不贵。
如今李先生已经喝了30多年酒,但每次体检各项指标都很正常。
同样都喝酒,这两个人的遭遇竟有如此大的差别,朋友分析,与这2点因素密不可分:
一、香精酒vs纯粮酒
新国标开始实施后,那些含有各种香精香料之类添加剂的香精酒,被剔除出了“白酒”的行列。香精酒本是粮食短缺时期为解决饮酒问题,发展出来的一种饮品。
但后来由于这类酒有成本优势,就开始泛滥成灾,但是香精具有很强的“致癌”风险。
而真正的白酒都是纯粮酿造,经过各种科学方法提炼而成,因此才会被人们称作“粮食精”。尤其是一些品质较好的白酒,还会经过多年的窖藏,将酒体中的有害物质挥发到对人体危害非常小的程度,饮后还不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
所以,酒能少喝就尽量少喝,喝多了对身体没好处。
但如果你有酒瘾,又能做到像李先生那样,控制每次的饮酒量,建议远离香精酒,选择纯粮酒。
其实我这位医生朋友平时压力也很大,时不时也会喝点白酒解解乏,李先生就给他推荐过这么2款性价比不错的好酒。
国康1935
这款酒是按照飞天茅台的工艺标准,酿造而成的一款大曲坤沙酒。选用茅台镇特产的红缨子糯高粱,作为这款酒的主要原料。并用飞天茅台的12987工艺来酿造,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检标准。
并且至少窖藏5年以上,保证酒体充分挥发掉其中的有害物质。饮后口感香绵圆润,不上头,不辣口。
其风味口感也非常接近飞天茅台,有浓郁的粮曲香与果馥香,闻之沁人心脾。入口醇厚绵柔,落口醇甜净爽,余味悠长。
琵琶汾酒53°
这款酒价格虽然与黄盖玻汾差不多,但最初它的定位却在后者之上,品质与口感也在黄盖玻汾之上。
更为重要的是,十多年来,其价格始终没怎么涨,而汾酒的全系产品都有不少幅度的涨价。因而,它很适合作为一款独饮的口粮酒。
半斤vs2两
抛开饮用量谈伤害,都是耍流氓。
凡事都有两面性,再香醇的美酒,每天2斤下肚,身体迟早扛不住。但如果每次2两,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又能将酒对身体的伤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又未尝不是一件美妙的事。
各位酒友,对于喝酒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