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10.9 哲学的党性

2023-07-23 12:18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9、哲学的党性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在阶级社会中,各种哲学学说,都是隶属于一定社会阶级,反映着一定社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哲学派别之间的斗争就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在全部哲学发展史上,一般说来,唯物主义总是反映先进阶级和集团的革命要求,唯心主义总是代表反动阶级和集团的根本利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基本阶级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因此就存在着两种思想体系和两种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无产阶级世界观相对立的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派别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代表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一切反动统治阶级为了掩盖它们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实质,总是抹杀哲学的阶级性和党性,把它们的哲学思想说成是“全人类”的、“超阶级”的、“无党性”的,借以欺骗和麻痹劳动人民。实际上,哲学做为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它的阶级性和党性是无法抹杀的。列宁说:“哲学上的无党性,不过是卑鄙地掩盖起来的对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的阿谀逢迎而已。”[i]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需要隐瞒自己的观点,公开承认哲学的阶级性和党性,无情地揭露资产阶级关于哲学无党性的虚伪性,并坚决地同各种唯心主义思想做不调和的斗争。


注:

[i] 《列宁选集》第2卷,第362-363页。

《哲学小辞典》10.9 哲学的党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