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为什么观念论错了,为什么无本身无着:内在性的不可能性——认识论主体...

__________________
❤❤❤
★内在性/内部性是不可能
晚期维特根斯坦主义:只有缠绕包裹没有内在。同理高尔基亚
内在作为相对关系
A存在B里面:空间上完全裹住。但是如果完全在里面,b把a封死了,a存在只对b有意义,a的存在论效力被b限缩,b是a的存在论边界
(in itslef:自在,它在等效益只对自己有意义)
现代物理学意义:很难说一个事物在另一事物里面,拥有封闭边界,事物存在是概率性的,边界很难划清,尤其在量子力学,很难有这样的想象图式了。
哲学上:a在b里是错的,a能够被认识活动聚焦,说明有一个额外认识论效力,只可能被b中介,或者兜住和扣住。(因为边界完全封闭是不被认识到)
物理单元存在只是它产生影响效力,但是物质效力不止在自身里,还会有场的弱相互作用,不可能只是单独存在,不和外界联系的效力。
哲学讨论认识论和存在论关联,要去把握内在于这个概念,说明内在性已经不可能的,被内在的那个a被凸显出来的才能被把握,不然无法讨论。若b包裹a,我们根本不能知道a存在,不如说只有b没有a。前者效力完全封锁后者效力,不可能有并列指出来的可能性。
若a被b包裹,则a不存在(假设的自我取消)
若b包裹a,则不可知a(self positing,自我设立不可知)b所包裹的是不可知,本体论b不可包裹,b包裹的什么(不可知)没有认识论地位→导致B失去了一种存在论效力:完全封闭有认识论对象的本体论效力的效力失去了。
(没有认识论效力,设置效力不成功,就没有否定性,更没有本体论/存在论效力)
意味着所有物都失去了把别的物封闭的效力
哪怕a可知,a不可能被言说(言说就是限制):a有认识论地位(中介给出a的被裹住的否定性效力),没有存在论效力(b裹住的是某个x,让主体否定性中介到有一个可知的缺失)
a就是自我和主体自我意识,我没有存在论效力,只是认识论主体,作为可知的自我指称的缺失,包裹内在性和平行附随性是不可知的。
被裹住:主体的被动的中介者(此起彼伏的存在论事件,历史潮流等)
高尔吉亚认为不可说的,没法生产稳定的差异
但是在这里b是完全包裹也没有完全包裹我,他的整个包裹我反而整个冒出来,→本体论裹住,认识论冒出,交叉的位面穿插,是一个平行关系,在认识论上变为一个否定性事件,成为一种缺失而显现。
使得认识论位面是平行状态,完全内在性是不可能的。
高尔吉亚:可知不存在→不可说(内在性还是会失败)。说本身就是一种平行性,意味着把存在论事态变成言语,主体性成为世界事件史的绝对者的一部分。主体变成了消失的历史成为了事件史一部分。
从内在不可能性来把握历史的消逝性,这就是过去。
why不可说?主体不作为过去而存在不能成为过去,主体是不停的来的。由于主体不可道说所以内在性第三种样态不可存在,→甚至可以说过去本身是不可能的,过去湮灭而知存在论效力不存在了(认识论否定)这件事是悖论的。所以主体不能是自己的过往。
主体不能仅仅是知其湮灭,因为这样会造成主动被动层面都是矛盾,这种不可说的样态会导致主体成为自己的历史,变成僵死的主体(经典的现象学主体,只能知道其他东西的存在论效力。)前一种必定失败,主体性必然要敞开,不能只认识到自己不存在/缺失,内在性的双重失败
语言二重性:如果主体作为语言给出,主体语言响动的被甩到历史作为历史的痕迹成为实体 同时迟滞着一个不可能的视域意义位面是尚未到来的(共同语语言/符号学秩序)→主体不可说,是因为主体在言说。所以主体不能被言说,被盖棺定论。
符号学秩序,本体论地位都是平行纠缠的关系。
不能取消任何一个定在实存的存在论效力,不可被包裹,压住。
无(掩盖收藏)本身无(不可能)着。做不到斩尽杀绝
意味着唯我论,主观主义都是失败的。
所以说,认识论主体的发生学点位其实就是内在性的不可能性、内在性的失败。但是这同样不是静止的,这是一个运动,内部性和内部性的失败也是其中的环节,并且一定存在这样的环节,它同样也不能被取消掉。其实内在性的不可能性就是内在性对自己的扬弃,它一定要冒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
文字版 版权所有:未明子
我们今天要来讲内在性
就是内部性是不可能的
这其实是一个维特根斯坦主义
晚期维特根斯坦主义
就是只有纠缠/缠绕,没有内在
就是你没法包裹,只有缠绕没有完全裹死
差不多这个意思
就是说哲学上,内部性/内在性是不可能的
这个东西呢也可以用来去理解,高尔吉亚的没有东西存在
就算存在不能认识
就算能认识不能言说
我们先来看这个内部性是不可能的这个东西
就是我们把这个内在看成是一个相对关系
相对关系,在黑格尔逻辑学里是本质论的环节
我不想跟你扯逻辑学 直接讲内在啊
比如说我们通常会说 一个东西在一个里面
一个里面有个东西
something inside
我指的就是这个内部性就是完全包裹
如果是这种情况 他很明显不是完全包裹
你可以把这个东西拿开啊(视频指包裹物)
和外面这一圈没关系
直接把他拿开
you are you understand
我们理解内部性呢 就是说
这是个严格的内部性,一个东西存在在一个东西里面
它存在在 什么什么东西里
A存在在B里面
如果是个空间关系的话,相当于空间上完全把它裹住
Completely,完全把它裹住
那你在这个意义上 you have to say
他不可能是完全在他里面的
如果他完全在他里面,我们就会遇到高尔吉亚后退
how can you know it is inside of it
如果它完全在这里面啊
就是这个A是in B的
就A完全是在B里面的
就意味着B把A完全封死了
B使得A的存在论地位,仅对B有意义
就是一个存在论隔膜,你明白吗?
就是这个A的存在,只对B有意义
这个存在 在这里面是指的B限缩了A的存在论效力
A作为一个存在的东西,他能够施加他的影响和效力
但是只对于B有影响
我们说这是A在B里面,也就是说 B是A的存在论边界
on the logical boundary
那么既然B是A的存在论边界
这样我们才可以说A是in在B里面的
我们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就可以理解黑格尔一直里说的那个自在嘛
in itself itself in itself
比如说A In itself如果它完全是个自在的
它是一个merely in itself
A只是一个自在存在的话
那它的存在论边界是只对它的存在有效力
它相当于这个本体论事件,他在的这个事件只对他自己有意义
他只在自己里面
他不把它的存在论效力扩散出去
这样我们就来思考,如果一个A不仅仅在物理学意义上,在B里面
因为现代物理学,你很难说一个东西彻底在什么里面
很难说一个东西可以囊括某种边界
一个封闭的边界,it's hard to
尤其是量子力学时代,那事物的存在本身是概率性的
它本身是概率性的,他不是电子云弥散或者说我们不用电子云
就是那种想象图式已经不能够去设想一个东西在另一个东西里边了
很难去设想
就可能说两个概率图像的交叠在一块儿
你甚至说在量子力学里面
你很难说一个东西
你很难去枚举一个东西
很难去画清楚一个东西的它的边界
所以量子力学是比较好的符合了内在性不可能
哪怕是这个东西本身在自己当中
他的自己的这个内在边界
往里面全是他自己
往外面不是他自己
这个边界你很难画出来
你很难去思考,有一个完整这种边界
我们今天要讲的还不是说
对于一个东西本身,它很难内在于内在于他自己
很难有他自己的完整的边界
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个东西在另一个东西里面
他被另外一个东西限缩它的本体论边界
这种说法在哲学上就是错的,你懂吗?
这是不可能的
内部性是不可能
这哲学上这种说辞就是错的!
因为我们已经说了A是一个东西
那也就意味着A有基本的存在论效力
就是它可以变成一个认识论的焦点
所以我才可以说它是A
也就是说他至少能够摆脱B的束缚
摆脱一个什么束缚?
作为一个A被认识活动所聚焦
那么这种在认识论上,在认识上
能够产生有这么一个地位,有认识论地位
那就是说它有一个额外的存在论效力
这个额外的存在的效力
是不被B所彻底否定掉的
当然有可能是被B所中介的
在这个意义上讲,你很难去思考一个东西,彻底的在这个东西里面
it is impossible
你想一下 你就知道
这个世界只有兜住或扣住
兜住或扣住就要借助某种运动的态势
借助一种运动的态势
你就不能设想,就是这个东西纯粹在它里面
明白吗?You can't
你不能去这样去设想啊
比如说你去思考一个铁球里面有一个东西
这个在物理学上或者说只是在一个宏观物理层面
我们当然说,外面这层铁球是包裹着里面一个铅球,这个铅球在这里面
勉强可以这样说,对不对?
但是你只要稍微把这个宏观物理的一些前提啊
你如果稍微到量子力学层级的话
你说一个东西的存在无非是它存在的效力
一个物理单元,物理意义上的存在无非是它的物理学效应
它能产生出的影响
那我们说这个铅球他产生的影响,他只是在这里面吗?
当然不是,就是他的引力
他引力就是冒出来的
它的引力 难道不是他的物理存在的一部分影响吗?
引力难道就不是他本身的一部分了吗?
或者不说他的引力
铁球外面这层铁,对电磁场的扰动
和这个里面这个铅对于弥散在空间里面
就是他对于可能的这里面,弱相互作用那个场他的影响……
我不是非常懂这个东西
我当然知道,就是他肯定有超距作用嘛
对不对?不可能是完全是在这里面的
不可能完全在这里面(简单而言,里面何种物质,传导出的重量不一致)
而且你要考虑到
这里面的铅芯与它周围的物质
在亚原子层面是不停与外部在交换的
其中的各种微观物理效应也不会消失
这个铁也是不停在和外部交换/联系
这种宏观物理意义上内外之分,对于很多微观物理世界没有意义
比如说在一个宏观的力学层面
他动的时候 他也带着他一块动
就是说在量子力学意义上他有一个很小的概率
铅球在里面和他在外面没有差别
他就会穿过他whatever,明白吗?
他有一个很小的概率
这个概率非常小,你不能说这概率不存在
但是这是物理学的讨论,我们讲的是哲学讨论
哲学往往其实就是讨论存在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关联
哲学其实比较关注这一点
就是说 他在
他是一个无可无可否认的一个
但是他又是认识论,他必须通过主体的中介来激活这个世界
哲学讨论的时候是会在存在论和认识论这两个维度跳来跳去的
它纠葛比较比较繁复
在这样的思考过程当中
我们尤其会发现
你要在哲学上去把握,一个东西是内在于一个东西的
我们必须要说
你要能把握到它内在于这个里面
那他肯定冒出来的呀,对不对?
肯定突破了他外面那层东西的束缚
已经冒出来,可以被你的认识论焦点所把握了
在这个意义上他已经不是内在于他了
内在性在这个意义上讲是不可能的
你不能只去探讨说
这个B完全限缩了A的存在论效力
那这个A在B里面
你根本不能说A
you can't talk about this
(只要能被感知就有了最基本的外部性)
它变成一种讨论的不可能性
但是你硬要说这个A是内在于B的
你必须把这枚举出来
你还必须能够看到A里面对不对
他既然已经被B所包裹了
A他的存在的效力被B所限缩着
那你根本就不能讨论啊这个a里面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
若B外在于A存在
外在于就是包裹着
B限缩了A的存在论效力
我们就无法知道A存在
这个就是高尔吉亚的理论啊
首先一个完全被B所束缚的A它不可能存在
因为完全被B的存有论效力的边界,束缚着封锁着的一个A
你不如承认他就是B
就是说若 A被 B包裹
就是A的本体论效力,完全受限于B
完全被这个B裹着了,那么你干脆就说那A不存在,
或者就是说就是没有A,只有B
A完全被B包裹了
B作为一个存在论事件
这个事件完全封锁了A的存在论事件的效力
明白吗?完全封锁A这个事件的效力
那这就TMD没有A呀,对不对?
(AB无差异,怎么区分)
我们发生的认识论识别,认识论聚焦
就是聚焦B 明白吗?
这个意义上就没有A
就是不存在A和B的这种
可以被并列着枚举出来
并列着指称的那种可能性就不存在
那干脆就是说不存在
但是你这样说的时候
又假设了这个 A被B包裹
那么另外一方面就是说
你会发现非常有意思啊
就是若A被B包裹则A不存在(被动)
若B包裹了A则不可知A(主动)
发现一个主被动的一个交换
里面的被外面的包裹
那么干脆我们就说里面的不存在呀
他被包裹了,他没有存在论的效力
就回溯性取消掉他了,懂了吗?
把这个假设 我就取消掉
那我干脆就说这个假设就不成立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这个A不存在是个什么?
A不存在是一个对于假设本身的悖论性的
这个假设的自我取消
这个principle they shouldn't sell for negation, self can cancelling are self cancelling
这个判断就是一个假设自我取消
之前的假设A被B包裹
这个假设就自己把自己摧毁掉了
如果A的存在论效力被B的存在论效力完全封锁,那你是讨论个屁啊
A就不是存在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
如果如果B包裹了A的存在论效力
如果B包裹了某个东西的存在论效力
那么它是一个假设的一个澄清
是对于这个假设的
是对于这个principle supposition的一个
它不是一个自我取消,不是一个完全取消了
因为上一个假设A被B包裹是完全取消了
使得你这个假设连主词A都没了
但是下面这个
当我们换一个说法,如果是B在存在论上完全包裹了A的话
那么这个假设会使得后面,他不是说完全取消他自己
因为我们这个假设是B存在
并且B他包裹了啥
包裹了什么X的话
那么这个A它就是一个不可知的X
它不能被知道
所以这个假设是他不是自我取消了
他通过把他的暴露出来,他是一个 self
Position(自我定位)
而且这个self Position它这个假设就把自己设立出来了
而且他设立出来的是他的一个X
未知的一个东西
不可知的东西
它设立出一种不可知性
发现没有?
这个假设,他自己设立了
如果B包裹了A,那么这个A就不可知
那么这个A就不是A,他是个X
那么这个假设就应该说
如果B包裹了一个不可知的东西
那么这个东西不可知
进一步,变成说B所包裹的是不可知
甚至进一步会变成B不能包裹东西
在本体论上B不可包裹东西
他进一步会从一个认识论的一个判断
进展到在本体论上就不可包裹东西
因为我们不能讨论它的包裹状态
不能讨论B主动去包裹X
这个X是没有认识论地位的
这X也就没有讨论的地位
(认识论上的不可知引向本体论上的不可能)
所以啊,第2个这个命题
从这个被动句一下子又变成了一个否定句
这个假设变成一个否定句
但是这个否定句
实际上是使得这个两前两层的假言
变成了一个断言
我们发现第1层是一个假言
但是它是一个被动的假言
第2层是一个主动的假言
到这个它是一个断言
但是它这个否定句就是B不可包裹
B不可包裹东西
因为我们不能知道
就是说它不可包裹什么东西
但是这是个本体论论断啊
他不能包裹
也就是说他就使得B失去了一个本体论效力
就是存在论效力
这个存在论效力就是说
他可以完全封闭另一个有认识论地位的对象的存在论地位
它可以完全封闭,完全剥夺
B失去了他的一个存在论效力
就是他失去了他可以剥夺别人的存在论效力的这个效力
它使得存在论效力得到一个自我平等
那么这个第3个这个断言的否定句
所推出来后面的这个结论
他这个来自于就是说
就第2个是导致不可知啊
如如果B包裹着A,那么这个A是不可知的
如果B包裹着一个A
那么它包裹的东西是一个不可知的X
若B包裹了A,那么它所包裹的这个A是一个不可知的X
那么也就是说B包裹了一个不可知的X
我们也就不能说B包裹了东西
这个就使得一个认识论命题
反过来变成一个存有论/存在论上的阉割
你B包裹了,是一个不能知道的东西
就使得这个不能知道,到这个包裹本身啊
就变成就是包裹的这种事件
B包裹什么
那一旦B包裹什么要得到某种就是专题化
这就是本体论上要包裹什么
这个东西他立刻会变成X
没有认识论地位
因为其认识论的缺失,又变成了对包裹的否定
就是包裹本身是不能知道的
包裹就是在存在论上设限
在本体论上加以限制
这个限制是没有认识论地位的
还因为这个狗屁限制它不是限制
因为本体论上的这个限制
限制就是设定
设定就是要返回的你明白吗?
设定即否定
否定是要返回的
否定就意味着他就必须产生一个认识论效力
那既然他缺乏认识论效力
这个包裹B吹吁自己限制某个A的认识论效力
但是你限制他的认识论效力就意味着A他是一个没有认识论效力的X
意味着你这个包裹的这个事件本身
你设限的这个事件本身--没有认识论效力
那你既然没有认识论效力
没有否定性
那你就不是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一个效力
那么就使得B本身失去了这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效力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B包裹他自己?
可以
这个意义上B就是他自己的界限
就是他自己的本体论界限
本体论效力的限度
我们可以这么说
这样去演进的化
B就失去了一个存在论效力
这就意味着 这个假言命题啊
他就变成了一个不需要是如果了
就是变成一个直接断言
就是B没有让另外一个东西
另外一个有认识论地位的一个东西
或者有本体论地位的一个东西
失去它的本体论地位--封锁封闭它的本体论地位的能力
B没有这个效力
也就意味着所有的物都失去了一个存在论效力
就是去封锁、封闭、褫夺其他东西的存在论效力---的那个效力
你不能去把别人完全压死,把别人全全全封闭,你做不到这一点明白吗?
这个就是第3个
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对应的高尔吉亚第3句话
A不存在啊
就算A存在,我只直接说我B包了A
那么 A不可知
再进一步就是说
哪怕A是可知的---A不能被言说
高尔吉亚说 哪怕这个A可知 A不能被言说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第3句话是它的等价
我刚刚推演出来的第3个,这个断言
否定性的这个断言
B失去了一个本体论效力,这个本体论效力就是
他可以褫夺另外一个东西的本体论效力
这个就揭露了高尔基亚的这个第3句话前提的
就我们一般都忘掉了
他第1句话说,某物不存在--没有东西存在
哪怕它存在它不能被说
他不能被认识,哪怕他能被认识,他不能被言说
所以第3句哪怕他能被认识
哪怕A可知,其实他同时有一个
哪怕A可知,A不存在
它有个前提啊
哪怕A存在的情况下,A可知,A不能被言说
这个意思就是说A有认识论地位
但是A没有存在论地位
这意味着A是不可被道说的
也就是说 A完全被裹起来,他没有存在论地位
但是这种情况你偏要说他有认识论地位
你偏要去设定
所以这个第3句话就相当于第3个假设
就是相当于有人不满于我从第2个假言命题里面推出来的
就是B没有包裹权
他没有资格裹住其他东西
存在的东西没有资格裹住其他存在的东西
有的人如果不满意以上论断的话
他就会从我的那个假言里面去设想
那如果A它是有认识论地位,他可被知
但是呢,他没有存在论地位,没有存有论效力
在这个意义上他是被裹住的
这时我们又可以说
它裹住了,然后它又有认识论地位
他可以被枚举出来
高尔吉亚在这种情况下说
他有认识论地位,他能被认识论聚焦,但是他没有存在论地位
高尔吉亚会说这种情况下他是不可言说的
言说意味着能够把A……
为什么说不可说?
因为这个差异(认识论与存在论)
认识论上他有效力
他能够显像,他能够被主体中介
但是在存在论上,他又是完全被B裹住了
你可以理解成就是那个反对者,他提的建议就是说
他既是B裹住了A
B裹住了A意味着它没有本体论
既是B裹住了A也是 A被B裹住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A被B裹住也就是说A能够给出一个他的认识论效力
A给出的认识论效力,就是A给出他被裹住性
A以一种否定方式具备某种认识论效力
就是我被裹住了
虽然他的存在论上没有任何的效力
但是他在认识论上有一个否定性的效力
我被裹住我被B裹住了
就是说B裹住了一个什么
B裹住了一个X
我们要强调B裹住了A
A没有存在论效力嘛
所以他不知道是A啊
但是裹住了这个X
他能够让主体知道/中介到
有一个缺失
这个缺失是一种可知的缺失
B裹住了这个东西
裹住某个东西
但是这个东西又可以否定性的被知道
我被裹住了,我的存在论效力被束缚了
那么这个A在哲学上是很明确的
那么这个A是什么就是自我啊
这个A就是自我
主体的自我意识
我被裹住了
其实是我的自我意识啊
我被这个本体被这个实体裹住了
我的存在论效力是蛇皮啊
我没有什么存在论效力的
我完全是被裹住的
我只是一个被动的
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
我不是个存在论主体
我如果是个存在论主体,那么我的意志就是宇宙的意志,但我喊给我变~毫无作用
当然没用,因为我没有这个存在论效力
我只有一个认识论效力
我们甚至可以说
近代的认识论主体
他就会作为一个缺失
但是一个可知的缺失
一个自我指称的可知的缺失
可以被知道
这个自我意识天然包含对于自己的无力性
对于自己被包裹状态的知
但是就会使得这种被包裹状态
它的内在性和附随性是分不开的
他到底是包裹呢?
还是平行的?
问题就在于此
这个问题待会讨论
高尔吉亚会说
这种状况是不能说的
You can't tell
这个是正确答案 没错
因为主体的这种内在匮乏
我们虽然我都在说了
但是说如果你不是个主体
就是说 这个是不能说出来的
它不是靠语言说出
是靠领会
我不是在讲一个知识性的道理
让你感受到我作为一个认识论主体
我在本体论上是没有效力的
我完全被实体裹住
但我在认识论上
我能够知道我自己
但是否定性的知道我自己
我知道我自己就是知道我自己被裹住
我是一个被动状态--我被裹住
我要体验遭受这一切
这个被裹住其实就是主体的中介
但是他是个被动的中介者
他是个被动的中介者
被动的主动中介者
我要被历史、被存在、被潮流
被这些此起彼伏的
这些存在论事件把我裹住了
它是一个被动的中介者
没错you understand
这个高尔吉亚说
这种状态是不可说的
不可说就意味着他不可生产出一个稳固的差异
你没法生产一个符号秩序下的差异
但是我要讲的就是说
在这种状况之下你就不能说它是内在
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它是一种平行关系
哲学上就是认识论主体被本体或被实体所包裹
然后他又能够知道他自己
但是 是一种否定性的知
知道自己的被包裹状态
就是认识论位面发生的本体论前提
you understand
在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就只能说B是完全包裹
但又并没有完全包裹住我
B对于我的完全包裹(这个我就是认识论主体啊)
反而使得我变成了一个平行的位面
内在中介的体验性的
或者说意识感受性的,内在体验的
就整个冒出来了
由于它整个把我裹住了
我反而冒出来了
他整个把我裹住,我就整个冒出来了
本体论上越把我整个的裹住
我越是在认识论上整个的冒出来
这样就有一种交错的跨位面性
这个实体,这个本体它越是把我裹住
他越是整全的把我包裹住
我越是整全的穿插着抵达一个认识论位面
那么这个认识论位面和本体论位面
就是和本体性事件性的那个位面
就是一个平行关系
因为那个本体论位面的话
我们说那是绝对者的知啊
绝对者的理智直观直接生产出来的
一个符号性的事件链、叙事场啊
它是一个纯第一人称独白的,孤独的
不被有限者所感受体验的
但是越是这样,他越要宣称他包裹住了什么
越是他要宣称他包裹住了什么
他越要被这种包裹状态反噬
这种被包裹状态就会渗透出来
变成一个认识论位面
因为这种被包裹状态就会在认识论上变成一种缺失的
就是变成一种否定性的一个认识论事件
我现在唯一能够把握的我的本体论效力就是说
我另有一个位面
这个意义上讲
如果我们把B说成就是实体
或者就是绝对者、绝对实体
那么这个B他原初就势必包裹他自己啊
B包裹了他自己
然后B被他自己包裹
但是这个时候
这个主被动的差异里面
这实际上(B)就是A啊
这种包裹就生成了认识论位面
或者说这种包裹就使得内在性是不可能的
纯粹的内在性是不可能的
就使得认识论的这个位面是平行状态
如果认识论位面不是平行状态
那么这两个假言命题,他都是失败的
这两个假言命题汇合到一块去
我们可以说它具有某种生产性
稳固的具有一个生产性
生产认识论主体嘛
或者生产主体的或实体的认识论位面
这就具有一种生产性
如果我们否认认识论位面,与本体论位面是平行关系的话
那么就会导致
这两个假言,这两个假设不能并列在一块
就两个都是自我失败的呀
单个的这个包裹状态,它两个都是自我失败的
所以这个意义上,我们会在哲学中告诉你
去思考一种被包裹性是不可能的
我们还是要回到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会说这是一种不可言说
如果他可知,但是他又不存在
可知不存在就会导向不可说啊
就是主体性嘛
认识的主体性
it could be known. Um, but it doesn't it could be recognized, but it doesn't exist. So it can be spoken about
那么我们在意义上讲,我们就要思考这个不可说
我们在这里就把握到
说本身就是一种平行性
不对 划掉
我们在这里应该就是说
说 意味着把这个东西的它的存在论势态变成一个语言,你明白吗?
变成言语把它给出来
就是不可说意味着
这个可知又不存在就是他的内在
或者说包裹之后
让他内在的那个最后的希望了
最后一种情况了
他可知,但不存在
最后一种情况
那么高尔吉亚这个时候不可说的意思
我能理解
我理解的意思就是说
它意味着这个内在性还是会失败的
他不能变成言语
主体要变成他的言语
主体变成他的言语,给出来之后呢
他就成为这个世界的事件史的一部分
说出来的那串言语/语音啊
说出来的语言过程,言语过程
说出来这些东西了
一旦你说出来这个东西
成为世界事件史的一部分
那为什么就成为他的内在了?
这个是个可说的情况
什么叫可说
一个东西可说
就是主体如果是可说的
可知不存在不就是主体嘛
主体如果是可说的
意味着他能把自己说出来
说出来了之后
他能够成为世界事件史的一部分
也就成为绝对者的一部分
成为绝对者的运动过程的一部分
那么这种成为它的一部分
为什么是一个内在啊?
为什么符合内在的定义
内在的定义是“可知但不存在”
什么东西是可知不存在的?
消逝了的历史啊
他可知,但是它不存在
主体被当成语言被言说出来
他就变成了消逝了的历史
而变成了痕迹
而成为了世界的事件史的一部分
那么这个意义上它就符合了内在性的定义
内在性的定义就是可知不存在
就是消逝了的历史
他可以知道他们不再存在了
在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甚至可以在这种
内在性的不可能性上
来领会和把握何为历史的消逝性
这是我们对在时间性上的反思
是具有极大的意义的
应该把握什么叫历史的消逝性
什么叫过去
也就是说你要理解过去
你就要知道内在性的不可能性
你就知道了何为过去
what is past
他就是内在性的不可能性
是内在性绝望的要去尝试他的
他的唯一可能……可能的那个存在论样态
存在论样态就是交叠的
可知但不存在
那这个也是失败的
因为主体不可说
主体不能被说出来
那么主体为什么不可说?
因为主体不能完全成为历史
主体不是事件史中的过去
主体不过去
不作为过去而存在
主体是不停的来的
如果这个东西可知,但是它不存在
那么它是主体
我们建的这个模型就是这样的呀
你不要说他就是过去的历史
过去的历史是从时间性后面的环节往前推的
我现在推的就是我用内在性的这个环节,
它前面两个命题
内在性环节 不存在X
可知 可知道状态X
可知而不存在X同样不行
如果他行那么它就是主体
但是主体不能被道出
主体不能成为历史
所以这种内在性的第3种样态不能成立失败了
是这么个意思
这个第3个样态直接就是主体
甚至在这个意义上讲
恰恰是由于主体性的不可道说性
或者恰恰由于内在性的不可能性
所以过去本身是不可能的
一个彻底隐匿到叙事史或者事件史
成为他的不存在
但是可被知的
否定性的知的
知其不存在的
一种过去
而且这种知就是纯粹的否定的
知其不具存在论效力的
你就说一个可以被直接知道
否定性的知道
知道他的存在论效力不再存在了
这个事情是悖论性的
也就是说过去性是不可能的
过去性本身是失败的
但是这个失败也会引发一个运动啊
就像这个内在性的失败
它会引发一个运动
它会生成一个主体一样
所以我们在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会说 是迎头痛击啊
你这样搞的话
主体会沉沦堕落成过过往
我就是我的过往
那不对的
你是不停在变动的
我们在这个意义上讲
就是说为什么主体不能够仅仅是一个认识论上的,否定性的一个限制
就是认识论上有地位,但是存在论上没地位
为什么?
因为主体必然要敞开
他的认识论,不仅仅是只能认识到他自己不存在
你不能只是认识一个空的
亏欠性的我不存在
他不能只认识这一个事件
他只是认识这一个事件
所以他没有本体论效力
那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他就不是个主体
我们要说如果内在性,他这两个东西都符合(视频48分30秒指两个假设)
那就意味着他单个拎来他就是失败的
所以主体性是一个内在性的双重失败
双重失败的共在
共同在的时候就成功了
所以我们会把握到
一个没有本体论效力
一个软弱无能
但是他有认识论效力的
有认识论的一个否定性内容的一个主体
确实我们会感受到这个主体在
但是这个主体又不仅仅只能是这样
因为如果这个主体是这样的话
它立刻又堕入到
这个内在性的双重矛盾当中了
他每一个侧面看都是有矛盾的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
每一个侧面都是矛盾的
无论是经验主义还是理念/理智主义
主动和被动侧都失败
单拎一个出来都失败
那两个结合到一块去,他暂时成立
难道他就成立吗?
他暂时成立的话就会导致它不可说呀
就会导致这个主体永远是一个静态的
不停的沉到历史当中的一个主体
是一个僵死的主体
可以说它是个经典现象学主体
僵死的主体
无限往后沉的一个现象学主体
现象学意义上的这个认识论主体
他不存在,但是他可知
他只能不停的知道其他东西的存在论效力
不能知道他自己的存在论效力
真正意义上由他自己生产的知识
就是他没有存在论效力
这么一个否定性的判断
那么这个主体
如果把这两个内在性结合到一块去的范式所构成的
内在性的最后一种绝望的范式所构成这个主体
实际上是一个经典的现象学的主体
但这个主体决定失败
It must be to fail
他注定失败,必然要敞开啊
就是说他必须要言说
他必须要给出语言
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讲
就是说但是说主体一旦成为语言(就僵死了)
高尔吉亚会说
主体不能说(指称)
你不能说主体
主体不能被道说
因为主体一旦变成语言的话
它就他就变成过往了
就是变成历史了就僵死了嘛
就算他可知,否定性的知
不存在,他也不能被说
因为如果他们能被说的话
那就相当于一个主体变成语言
或者主体变成死的历史
死去的历史了
死去的过去了啊
那时候生命就结束了
高尔吉亚没有把这个东西说全
那我认为如果把这个问题说全的话
主体一旦作为语言被给出
主体,就是就会有新的辩证法嘛
主体他给出语言就会使得语言是主体的一部分
语言又是事件史的一部分
就是会有一个意义和语音
都不能叫语音
我们说意义和质料
语言给出来的那个在历史当中,拖曳的痕迹
属于历史或者属于实体
而这个语言内在的意义则属于主体
懂了吧?
就这样就分开来了
所以我们在这个意义上讲
恰恰是由于主体会说话
所以主体不可说
主体不可说
恰恰是由于他能把意义迟滞在一个
例外、额外的
就是说我作为语言被道说出来
我作为语言,响动出来
成为事件史拖曳的痕迹
这么一个质料性的一个东西
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就是过去
没有本体论地位
但是有一个很微弱的一个认识论地位
但是一旦他是被语言被说出
他同时也就迟滞着一个意义的位面
一个位面
这个意义我们说它是尚未到来
这个意义是要迎面而来
意义的给出,语言的道出
这个意义是要从未来这里的
因为主体它一方面作为语言被甩在历史当中
成为死亡的痕迹
另外一方面主体又迟滞着一个
让未来当下化的
这么一个意义的一个位面
在这个意义上讲
主体就成为了视域
Why is it
就是伽达默尔意义上的
你这个东西可说
如果他是这样他不可说
他不可说的原因,是因为他恰恰被说出来了
之所以主体不可说
是因为主体在言说
主体在生产出这么一个
意义的视域
这个言说有它的二重性
这个二重性
不能仅仅被归为
他就成为了拖曳在历史中痕迹的
那个意义上的语言
他同时迟滞着一个不可能的视域
意义的视域
这个意义的视域,就是共同体的语言
就是共同体意义上的默契
就是符号性秩序了
这个意义的视域,就是符号学的秩序
simply order symbolic system
那么这个东西是要降临的
他来自于未来要降临的
因为我们这个时候讨论这个主体
是很挫的原初认识论主体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
它的言说具有这样的二重性
恰恰有这样的二重性
所以这个东西主体也不能被说
它不能被说出来
历史性的主体的言说不能被说出来
主体本身不能被说
就是说他不能被盖棺定论
他无法盖棺定论变成一个
已经没有存在论效力
但是还残余认识论效力的
但这个认识论效力的残余
无非就是告诉你他不再有存在论效力
盖棺定论就是取消这个主体的
言说活动的面向未来的历史性影响
不能被盖棺定论
因为他能够有一个视域存在着
而这个视域,这个符号性秩序呢
他和本体论是平行关系
这个符号性秩序
在主体的言说当中所拉出来这个符号性的秩序
和本体论是平行关系
因为本体论无非就是原初主体的自我符号性秩序
自己给自己甩到未来,然后迎面撞上
那个符号性秩序
这个符号性秩序是来自于共同体
人的交往与纠葛,这两者是平行关系
甚至他们是一个非常暧昧的一多关系
符号性秩序具有现实的定在他是1
本体论是飘渺不可捉摸的他是多
那么(符号性秩序)就其众说纷纭的他是多
(本体论)就是铁的硬的,有成了1
他们的一多关系
也是非常复杂的在纠缠着
与其说他们是平行关系
不如说是一种纠缠关系
那我们就分析到这里
我们在哲学上讲
就是内在性是不可能啊
在哲学上讲就是就是
把这个东西完全封死的内在性是不可能的
把一个东西存在论效力完全封死
这种包裹,这种内在状态
它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个意味着就是
没有东西可以取消一个东西
它存在论效力
也就意为着一个非常狂野的推断
死亡是不可能的
死亡和彻底的被遗忘是不可能
it's impossible
You can't cancel the ontological effect of uh any
你不能取消任何一个
定在或实存他的存在论效力
你不能把它包裹起来
你不能把尘封起来
你不能把它这个完全收束起来
这个意义就是
“无 本身无着”
我们从内在性的不可能性上面,也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把无看成
就是说无可以掩盖收藏一切某种东西
至少在收藏某个东西的
把它这个本体论效力收藏起来完全遮蔽
那么意味着
这种遮蔽是不可能的
无本身无着
你没办法取消一个冒出来东西
你没有办法把它完全盖住
那我讲这个东西它有它的政治意味
你不可能斩尽杀绝,懂了吗?
这个哲学就是我要说的
你有做不到斩尽杀绝
我希望大家能够啊思考
内在性的不可能性也意味着
也意味着唯我论啊
唯我论主观主义这都是失败的
这些哲学都失败的
就是你幻想内在性啊
始终就是要把意识看成是平行或者纠缠关系
或者说相互来回的一个关系
不能把你的意识位面看成是个纯粹的内在性
当然我们也知道
内在外在这种划分运动
它也是来自于这样的平行纠缠和相互来回
还有冲撞啊
这个就是我们对in other in other in fact
事实上的反思
那我们要说高尔吉亚蛇就蛇在
他没有反思这个场
就是外面那个B(壁)
高尔吉亚所有思考都是在B的前提下在思考
所以他实际上是说的
就是让一切在的这个里面不能有东西在
不会有东西在一个,让一切在的这个东西里面
(绝对者的灵魂内没住着一个小绝对者,否则就是无穷后退)
它这个在
不会是个内在意义上的
不会是个内在于这个东西的在
因为这种宇宙论图式
它是和认识论主体的发生学相冲突的
那么我们今天就其实就讲清楚了一个认识论主体的发生学机制
它发生在哪里?
发生自内在性的失败
内在性的我们可以说三重失败
三重失败最后一重让你走向了语言
让你走向符号性的语言
让你走向一个双重的一个语言
一方面来说是符号性
另外一方面它是一个历史性的
质料性的一个语言
我们今天就讲清楚了
认识论主体的发生学机制
它不仅仅是发生出认识论主体
也发生意义和语言
语言在于二重化这个机制
今天就讲清楚
那就是围绕着内在性的不可能性
这个内在性不可能性
不是说这个环节就给它完全取消不是的
而是说这个环节它在运动
这个环节在不停的运动
就是他不能死在内在性上
死在内在性上
主体就死在里面了
就是封闭了,你知道吗?
或者说这个世界历史就是死在他自己的过去当中了
就死掉了
内在性不可能性恰恰是表明内在性的必然性
一定会有内在性这个环节
甚至内在性这个环节本身
他也不能被他之后的或者之前的环节封闭住
这个本体论单元
这个存在论单元
内在性是个存在论单元
是个逻辑学运动的一个环节
他一定是要冒出来的
内在性本身要冒出来
所以内在性自己扬弃了自己
内在性的不可能性,是内在性对自我的扬弃
这个其实我们要说的就是晚期谢林
你今天讲的其实就是晚期谢林
他的那个疯了的上帝啊
内在性是不可能的
他一定会经历这样的运动
我认为这不是非常疯狂啊
I don't I don't think
它其实是有主动被动的一个转化
那么齐泽克和谢林用的是
动词和形容词的一个转化
那我用被动、假言和断言的一个转化
实际上他的背后运算是差不多的
没有多大差别
你把这些东西思考清楚好吧
那就讲这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