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到底在望啥?我来到了庐山找答案

《抄写文案的我》

此刻我就在庐山
1200多年前
李白也望着同样的山川出神
我好像突然觉得站在这儿的是两个人



人的一生至少要来两次庐山
第1次恰年少轻狂,细雨仗剑身如梦
第2次皓首苍颜时,芒鞋徐行看苍生

两首诗横跨了35年,也横跨了李白荡气回肠的一生


山峰高耸,云烟聚散,人却一如尘埃。
在观望中诗篇变自然长成
望庐山瀑布二首
[唐]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最后一次见庐山,已经60岁,人生迟暮。前一年他在流放夜郎途中侥幸遇赦,自此便轻舟,已过万重山。从江陵一路来到九江庐山,路线恰如当年。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一定要再来庐山?
此时正是他人生前所未有的低谷。杜甫描述李白的处境说:

《不见》
唐·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荣光不再,前途尽丧,他还在执着什么呢?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没有回忆,也没有追问,只有山水。
当我一度觉得不过如此的时候呢?
其实答案早就写在我来时的路上,
从前看山看水,只觉得巍峨高不可攀。
当事过境迁,再仔细回想,山不过是山,水不过是水

这就是李白的境界!
世人厌我,妒我,爱我,笑我,哭我,我只当风会来过,都说山水向我奔来

我却道,亦是我向山水奔去

总结:
寒山问曰:“ 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呼?”拾得答曰:“ 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