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入定远包公上任
天上挂着一轮弯月,两三朵很薄的云似乎只是摆在上面,连飘动都懒的飘一下,三人的额头上满是汗水,台阶一段连着一段,包兴有心放弃,但下山也很麻烦,只好继续向山上走去。
走至半山腰处,包兴、包拯已经累的气喘吁吁,包盛扶二人靠着树坐下,三人擦了擦汗,喝下些水,又休息了十余分钟,一鼓作气总算是到了山顶处。
“阿弥陀佛,三位施主来此何事?”一道温和且威严的声音传来。
包拯抬头一看,那是一个穿着华丽僧袍的老和尚,此时他正在山上烤着豆腐片,六根竹签上各有四块薄薄的白豆腐片儿,上面撒了些盐和蜂蜜,这时正要烤熟,闻着是又甜又香,三人不觉咽了咽口水。
“请。”包拯三人闻言朝前走了几步,正要坐下,那僧人从身后的筐中拿出两颗马铃薯,左手将它们向上一抛,下一刻,两颗马铃薯似是停在了半空中般。他猛的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包盛警惕的站在了二人身前,下一秒,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
那僧人将四根竹签插在地上,手腕抖动几下,那两颗马铃薯已经被削皮切片了,之后,它们竟正好平均的落在了四根竹签之上。
包盛心中暗想:“这僧人用匕首的技巧恐怕不在高洁之下。”
似是感受到了三人的惊讶,僧人双手合十行了个礼:“老衲献丑了。”
“小子包文正,请问法师在哪座宝刹修行?法号上下?”
僧人脸上闪过一抹骄傲的神色,道:“老衲法号悟德,自幼在东京大相国寺出家修行,感应到你与佛门有缘,因此在这里等候。”
“我家公子是还没上任的县令,怎么可能会去当和尚。”包兴心中想着这些,嘴里说道:“公子寒窗苦读多年,如今高中进士,正要为一方百姓造福,很遗憾不能在佛前修行。”
包兴所说正是包拯所想,所以包拯装作被烤豆腐吸引了的样子低头不语。
悟德微微一笑,拿起一串烤豆腐递给包拯:“许是时间还没到,三位请坐。”四人相谈甚欢,饱餐一顿后僧人带领三人下山。
此时,在隐逸村附近的山洞中,一位俊俏书生打扮的人揉了下眼睛,道:“霂,你感觉到了吗?”
那被称为霂的女子伸了伸懒腰,用细长白嫩的手指比了个OK的手势:“没事的,包大哥附近那人虽魔力不弱,但对包大哥并没有恶意。”
听到这话,佟琦又躺了回去,伸手开始解自己的衣服:“我们开始吧。”霂脸色微红,一对明眸中似有着无穷的魅力,轻启朱唇,只是以一个“嗯”字回应,佟琦轻轻一吹,微弱的烛光便熄灭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包拯一行人白天赶路,晚上住店休息,两个月后总算赶到了定远县境内。
一路上,包拯将打听到的相关消息做了个清单。
一:定远县人口不超过3000,且以青年人为主。
二:定远县的占地面积在3000平方米左右,大部分为平原。
三:定远县居民一般以农业和手工业为生。四:县内有谷丰、米香、武泠、增寿山、戴家屯五村,五村的大家族分别是谷丰村赵家、米香村秦家、武泠村公玉家、增寿山古家、戴家屯戴家。
进县后,李保迎了上来,四人交谈一番,原来是李大人在收到信件后派他来这里辅助包拯完成工作。
三班衙役、书吏人等拿着上面发下来的画像一比对,确认无误后将印信交给了包拯,李保带着包拯三人进入县衙。包盛在李保的指引下去仓库挑了一把铁枪,包兴一路之上对这一幕已经幻想过许多次,现在真的进了县衙,他急忙跑到公案桌附近看了起来,桌上有个黑色小桶吸引了他的目光。
乍一看里面有二十根红木签,写有一的五根、写有五的五根、写有二十的五根,写有斩的三根,此外还有写着升和退的木签各一根。
李保介绍道:“包公子请看,写有一、五、二十的是刑签,写有斩的是斩签,此外写着升和退的是升堂签和退堂签。”
之后李保详细为包拯介绍了每日的工作流程和一些注意事项,包拯记下这些后让李保等人先回去休息,他则留下翻阅审案册籍。
上面有个沈清案情节支离,一看就是没有定论的悬案,据册籍所说,沈清现在还被关在大牢中,包拯来不及休息,便吩咐三班衙役升堂重审沈清一案。
衙役们看面相就知道这位是个厉害的老爷,一个个兢兢业业,分立两旁后喊了堂威,包拯换上官服,标了禁牌,有小吏高喊:“带沈清!”
欲知沈清案具体情节,请看下章。
—————————————————————————
那时似乎已经有了类似于现在谐音梗的说法,比如这个沈清,谐音审清,后文有个吴良,谐音无良,也是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