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与中国实现本币贸易结算,这是华盛顿自找的

文/行走斯图卡
前段时间,南美最大经济体巴西宣布:与中国实现本币贸易结算,两国决定绕开美元,为双边贸易和投资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这引发了华盛顿的各种应激反应,有人担心美国经济,有人担心美国失去了最强的制裁工具;但是巴西与中国本币结算这件事并没有结束,出现了明显示范效应:又有一个南美重要经济体宣布与中国实现本币贸易结算。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停止使用美元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转向使用人民币;他表示:本月阿根廷将用人民币支付价值约10.4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并且在未来几个月加快效率。马萨强调,使用人民币支付将提高阿根廷的外汇储备预期、并带来更大的自由度。
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放弃美元转向本币结算的好处正在体现出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摆脱对美元、欧元的依赖,在贸易结算方面实现自主,这是华盛顿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美国铁杆“反华”议员卢比奥此前曾抱怨,“在人民币、卢布和巴西雷亚尔结算的贸易体系中,美国的制裁没有任何意义”;但对美国来说,失去最重要的金融制裁工具还是小事,真正的风险是各国不再依赖美元后,美国将失去用美元剥削世界的能力,此前超发的美元极有可能在美国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华盛顿一直对他国实行本币贸易结算一事高度敏感。
俄乌冲突后,美国对俄罗斯主导实施了前所未有的严厉制裁,甚至还投下了“金融核弹”,结果却让外界感到意外:俄罗斯经济出人意料地坚持了下来,并且坚定了其他国家摆脱美元依赖的信心。
在这股“全球去美元化”的潮流中,中国的动向最引人关注,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贸易国、最大的工业国。如果与贸易伙伴实现本币贸易结算,将会进一步影响“去美元化”后的世界货币影响力的格局。据美国彭博社报道,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人民币在中国跨境支付和收款项中所占的份额,已经从2010年接近零,上升至今年3月份的48.4%,并且超过了美元的46.7%;报道称,这是人民币在该领域首次超越美元,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有专家指出:随着美联储的信誉大不如从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其他货币来分散风险,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正在加快,不过美元主导地位短期内还算稳固,人民币的路未来还很长。
美元霸权经营了大半个世纪,当然不会在短时间内崩塌;但是目前全球“去美元化”浪潮一波接一波,如果持续下去,美元主导地位无论如何也无法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正在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展开本币贸易结算,但“SWIFT”系统中,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份额中的比例几乎没有变化,依旧维持在2.3%左右;有观察人士认为,这一现象证明中国正在绕开“SWIFT”等西方完全掌控的结算体系,因此无法准确观测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地位。
美国从获得世界第一经济体、第一工业国地位到确立美元霸权,用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然后又用了半个多世纪来不断巩固强化美元的霸权地位;现在只用了短短数年,就让全世界坚定了“去美元化”的决心——我们看着它起高楼、看着它宴宾客、看着它楼塌了,这一切都是华盛顿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