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纲五常

2022-04-16 22:13 作者:妙玨  | 我要投稿


桃园三结义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轻清而上浮者为天,重浊而下凝者为地,人为半清半浊,善者气清,可上天堂,恶者气浊,坠落地狱,世人不省察,日沉迷于欲海,酒、色、财、气、之中,废尽纲常,浊气日盛,忘却原路,而不知返,深可叹可悯也。

忆先圣夫子,生于东周,当时列国诸侯,只求富强之策,而轻视纲常之道,以致臣弒其君,为子弒其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人民困苦极矣。夫子感世道之浇漓,一心一意,替天行道,原思藉政治之力,以行救民救国之道,实现其大同理想世界,奈被权臣所阻,致未得政权,而道不行,乃转用传教之策,周游列国,并传授学徒,宣扬道德,以期挽回世道人心,依旧受列国权臣之明阻暗碍,终致叹凤鸟之不至,嗟河图之不出,未能收得宏效,遂归鲁国,着春秋,以当一王之法,褒忠孝,贬奸恶,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惧,道德赖以不坠,实春秋一书之也。

降及汉朝末业,朝中奸党横行,天下又乱矣。玉女命余,改姓下凡,匡扶汉室,在桃团结义,兄弟三人,当天立誓,愿同甘共苦,锄奸兴汉,以继正统,当无福献帝之时,好贼董卓、及曹操,相继紊乱朝纲,余兄弟起兵,欲灭曹操,虽天不从人愿,终遭失败,但余兄弟,忠贞不二,至死能顾全大义,扪心无愧,回忆曹奸当初用计,欲买余心,从余三约,一、降汉不降曹,二、嫂嫂住处不许军兵乱进,三、知皇叔去处,立即寻兄,不能再留,曹奸不但从约,而且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以结余之欢心,余因常读先圣夫子所著之春秋,熟知人生根本,以三纲,五常,五伦、八德为重,绝非曹奸之金钱,所能买收也。余在世所行之五常,则一、「仁」为国除奸,使人民能得安宁也。二、「义」既不失金兰兄弟之誓愿,又报曹奸待遇之恩也。三、「礼」待嫂如事兄不犯分也。四、「智」水淹七军是也。五、「信」知皇叔去处,不怕千军万马,急于会晤兄弟,以践信也。

愿诸生,遵守三纲、五常,五伦、八德,以为进修之基础,大道之得不难也。窃思世人,读书知礼义之士多,而成圣者少,论余在世,只守五常,何以能登至极上品之果位哉。

因余历世降凡,匡国救民,经多次劫数,受尽艰辛,大义不泯,孤忠永抱,光争日月,灵炳乾坤,振纲常,而继大道,故历朝受封为文衡圣帝,又为盖天古佛,世世显化,护国佑民,后得代御 玄灵高上帝之至极果位,皆由忠义而来也。诸子须知无功无果,难坐金莲,必须外功满,内果圆,方能避万劫也。

是以学道者,必须性命双修,性者,先天之本性也。命者,后天之使命也。若要见本性,须由命做起,因人人在世,各有使命,诸如孝顺父母,为国尽忠,超度父母,为妇女尽节,兄弟朋友尽义,以善为宝,此皆为人之使命也。后天使命圆满,进入先天,以修内果,无难矣。

余劝诸子,现值三期末劫,要避此灾殃,必须内外双修,照余所定之三纲、五常,及娘娘所讲之三从、四德,合古佛之三皈、五戒,并依菩萨所规定之皈依,进道方式,发出誓愿,呈上表文,遵守所受之戒律,及所发誓愿之条件,以实行无差错者,不论在家、出家,皆能修成也。至于本道钟,乃是慈母应劫而降,书内所言皆是玄机,若能诚心体会,敬慎修炼,自得精进,期望世人切要奉行,须知诸佛菩萨所言无虚,而余言之不谬也。下面继续,讲三纲五常、五伦、八德,故希望有缘之人,若读本道钟,须加诚意学之也。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纲者,纲领也。何谓之纲领,即上领导下,而归向光明之善路,于遵奉道德,服从人伦也。譬如网之大条绳,即网之纲领也。取网若将网纲之大条绳牵起,则全领之纲,亦随网绳而起,网绳若牵东,网则亦随转东,若牵西,网亦随转西,所谓网之大条绳者,即是领导全领网之纲领也。再如衣服之护颈处,谓之颈领,取衣若对颈领取起,则全领衣服,亦随起,所谓衣服之领者,即领导全领衣服之主也。再如车马,若无运转手马夫,车定不走,而马亦乱跑,所以运转手马夫,为车马之纲领也。是故纲领者,指在作模范,有标准之正规,领导,劝化,指挥之谓也。所以在上位之人,若有条理,下位之人,则不敢乱为,普说万物之主要部份,谓之纲领也。

文财神比干

君为臣纲。

君为臣纲者,非单独指为君主之人,须作好模范,而使朝臣看样而已也。凡为人主事者,不论机关团体,或有权利地位,指挥监督责任者,则皆属君臣之称也。所以居上位之人,总要以身作则,作出模范标准,以教化指导,下位之人,使下位之人,有好规矩之言行,可效法而作,自然能表现端正之仪容,即不存私偏之心,对办事亦能齐全,且自身亦得清白,此则所谓君仁臣义,又曰君敬臣忠也。所以在上位之人,若能贤明正气,在下方之人,自知礼义廉耻,若为君主,或首领,或主事者之人,自己有错误过失之时,定要接受部下之谏诤劝解,须能随时改进迁善,方可受部下之敬重,亦克失却,君为臣纲之大义也。但为下级之人,若有差错过失,亦须要承受上位之指导,而急速改过,而为监督之人,或主事者,若逢下级人员有过失,亦不能对其纠正,反而偏听,纳受其言者,则君纲不振也。

父为子纲。

父为子纲者,亦不是专指,为父之人,须作好模范,而使子女看而已也。凡为人翁姑,祖父祖母,兄姊者,定要以身作则,作出模范之标准,以教训指导,媳妇,孙男孙女,弟妹,使下辈之人,有好规矩之言行,可以效法而作,自然知孝敬,明礼义之理,则不敢存私偏之心,对工作亦能勤勉耐劳,又不懒惰奢华,亦不随便浪费开钱,此所谓父慈子孝,又曰父宽子顺也。所以为上辈之人,若能修身向善,为下辈之人,决定明是非曲直,则不敢乱为,由此而可齐家,享受平安幸福之生活,但为上辈之人,若有差错过失之时,定要接受下辈之人劝解,须能随时改过向善,方能再受下辈之人,加倍孝敬,亦可符合父为子纲之道理也。若为人父母,翁姑祖父祖母,兄姊者,切不可一味用偏爱之心,而疼惜子女媳妇,弟妹孙男孙女,若用慈爱疼惜,遇有做过失差错之时,不尽教导之责任,以指示者,则变成偏爱,亦可说宠子为恶矣。所以为下辈之人,若有过失,须听顺上辈之教训,急速改过,但为上辈之人,若不能教化指导下辈之错点,使其改正,反而用偏爱之动作,乱听下辈之言语,而用宠爱者,则父纲不振也。

夫为妻纲。

夫为妻纲者,专指夫妻两人之间而言也。世人常说,「夫和妻顺」此句乃指在夫妻两人,能和睦顺从而已,尚未作到人伦之大体也。再有「夫义妻从」者,已经入人伦之大道,乃指出为夫之人,须要以身作则,作好模范之规矩,能尽天理,发出良心,而进行道德之善路,使为妻之人,可以效法而作之,自然为妻之人,能知孝敬翁姑,恭敬大伯小叔,大姑小姑,且妯娌之间,亦知和睦,又不计较事物,而知相让,由此善行之美德,可以帮助丈夫成家立业,虽然为丈夫之人,自知遵守人伦道德,对内则孝敬父母,兄弟合和,不存偏见之私心,又对外人,有礼义,有廉耻,有仁慈,有信实,故为妻之人,定要随从丈夫,而作此人伦道德之善行,切勿有违背而犯过失,但为人丈夫者,若有差错过失之点,须能欢喜接受妻子劝解,而随时改过复善,方不失夫为妻纲之大体也。且为人妻者,若有失错之时,亦须采纳,丈夫之忠言劝解,知速反悔忏罪,然后方得,夫唱妇随之人伦大道,故曰夫为妻纲也。举例为人丈夫,每日不务正业,又其面上气色,时常现出暴怒之气,为妻之人看见,定然不悦,而心中亦就发生气恼,如此何能受妻之敬重乎,而为人妻,若逢不如意之事,就乱家,闹出风波,致家庭不得宁静,如此亦难受丈夫之顾爱也。而为人丈夫,逢其妻,有过失之处,若不能纠正妻子,使其改善,而反偏爱者,则夫纲不振也。

岳穆王像


三纲五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