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钢铁雄心4]由海战机制出发—版本更新后的战舰配置——原理篇

2019-05-18 15:32 作者:Charlotte1010202  | 我要投稿

首先是主力舰的超重战列舰。为什么她比战列舰、战巡、重巡都有优势?

1.海军将领、舰船制造商、海军部长、海军学说、舰船的经验水平,可以加舰船的火力、装甲厚度,但是就不加穿甲。

这是设计面板55装甲厚度的超重战列舰。让她经过上述各种buff的叠加。

结果实际面板是从55甲上升到了88.6甲。火力从22.6上升至27.9。穿甲不变,还是52.5。
装甲厚度变成了原来的160%,而且这个值还能更高(我这里经验没升满)

然后看这幅图。超重战列舰在承受战列舰主炮的攻击时大致可以免疫掉40%-50%的伤害。

超重战列舰的血量是战列舰的大概185%,重巡的大概350%。
这些特点使主力舰互射一般打得会比较慢。在被命中相同的炮击打击(可以自行看图估算)时,战列战巡重巡生存性都远差于超重。
在火力和穿甲上的比较略过。

总结就是超重战列舰很能靠肉身抗,另外下面可以看到,这种1938单门主炮超重战列舰因为有30节,也有一定闪避率

2.由于新版改动,高速战巡或者较高科技的高速战列的优势
比较航速和可见度带来的闪避率,这2条线同时适用于战列舰、超重战列舰、战巡。

(重巡因为太脆和速度没有明显增加而被放弃)
战巡的优势在于航速可以比较早的就叠得比较高,
以1936年科技,38.5节战巡、走了贸易拦截、技能有隐蔽专家为例,被重炮命中率只有约2.6%
虽然说副炮流战巡装甲薄,在主力舰对射时火力差,但是闪避率高了以后,主力舰对战决出胜负的时间就被拖长了(然后我们的目标是护卫线能打赢)。
如果是1940年科技,战列舰也能高速了(战列大概40+节,战巡45.5节),40年用战巡或战列都行,

40年科技如果考虑生存性,可能战列还更好一点,不过造价要增加一些,
和超重战列舰一样,会超过伦敦海军条约限制,所以我没提出来,实际没问题。

类似的,高速副炮轻巡也是牺牲一定的火力,换更高的闪避率,以及更低的成本,同总成本下数量更多。

通过迅速的击败敌方的护卫舰,敌方会只剩下主力舰。
这时如果己方所剩的轻巡足够,敌方主力舰被轻炮大量集火也会顶不住。
如果有配给少量雷巡,且雷巡活下来了,鱼雷可以有效命中没有护卫舰的敌方主力舰。

3.航母
航母比雷巡性价比好得多,生存性更好,但是耗科技。
舰载机会针对航母、战列舰优先攻击,和上面这种设计组合,刚好弥补了对主力舰杀伤的不足。
因为飞机都是无视装甲的


4.驱逐

原版1.6.2,无特殊体系的正面交战下,驱逐没用,同总成本下,被轻巡全面碾压。


5.海战开火机制

海战中的所有炮、雷没有射程,可以打到任何一艘船。
轻炮(light attack)打小船命中率更高。轻炮优先选择小船为目标。
重炮(heavy attack)打大船命中率更高,打小船命中率低,船越小命中率越低。重炮优先选择大船为目标。
鱼雷打任何船的命中率都低,打小船命中率尤其低。
轻炮和重炮重装填需1小时。鱼雷重装填需4小时。因此鱼雷威力虽然非常大,但不容易取得战果。
屏卫效率极大增加主力舰对鱼雷的闪避能力,同时护卫舰自身吸收并高效闪避鱼雷,如果能清掉敌人的护卫舰(较难),雷巡雷驱潜艇会有不错的战果。


6.舰队中舰船的比例

完美屏卫主力舰,所需要的护卫舰数量:护卫数量≥主力舰数量的4倍。
完美屏卫航母,所需要的主力舰数量:非航母的主力舰数量≥航母数量。


屏卫效率最大时加主力舰40%命中率,命中率是炮舰最重要的属性。
屏卫效率最大加航母10%出击效率。
屏卫效率极大增加主力舰对鱼雷的闪避能力。
屏卫效率主要取决于有没有足够比例的护卫舰,会被阵位效率影响。


阵位效率(positioning)影响屏卫效率、所有炮船的攻击效率、防空。
0%阵位效率时,所有船-50%命中率、-50%屏卫效率、-70%防空效率。
数量比敌人多时,降低阵位效率。比对面数量多100%,阵位效率-25%。比对面数量多200%,阵位效率-50%。
好将领可以极大增加阵位效率。


[钢铁雄心4]由海战机制出发—版本更新后的战舰配置——原理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