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深度|| 惯性定律,人生成就高度的永恒密码

00:04.57
为什么你总是相信人生有辟邪剑法般
00:07.48
练了就能迅速开挂的秘籍
00:09.54
为什么你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会那么的焦虑
00:13.28
无论是后来者想扳倒老大还是底层人
00:16.64
想成为人上人
00:17.78
都有需要遵守的客观规律
00:20
从革命说起吧
00:27.07
想革命成功
00:28.29
有一个著名的金句
00:31.59
缓称王
00:32.619
从陈胜吴广开始
00:36.879
都避免不了灭亡的结局
00:38.829
为什么不用搞多么复杂的论证
00:41.61
从祖宗告诉我们的简单生活道理来讲
00:44.22
这个问题
00:45
老祖宗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的规律
00:47.64
在1年中设定了24个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00:51.09
每年的冬至这天
00:52.87
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00:54.7
太阳光对于北半球最倾斜
00:56.98
太阳高度角最小
00:58.45
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
01:01
黑夜最长的一天
01:02
这一天也是从太阳获得能量最少的一天
01:06
这一天过后
01:07
白天开始变长
01:08
能量获得开始越来越多
01:10
但有意思的是
01:14
冬至后面的小寒大寒才是1年中最冷的时候
01:18
同样夏至也是如此
01:20
夏至这天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01:22
但1年中最热的3伏天却出现在夏至后的小鼠
01:26
到处暑之间
01:27
为什么
01:28
因为即便过了冬至开始好转
01:31
但每天接收的太阳热量和散掉的热量相比
01:34
依然是入不敷出的
01:35
因此温度还是会下降
01:37
直到吸收和耗散达到平衡
01:39
下至也是如此
01:41
牛顿同志和他将这种现象定义为惯性
01:44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01:46
它存在于每一个物体当中
01:48
大小与该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01:51
并尽量使其保有现有的状态
01:53
不论静止状态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01:56
对于我们的生活惯性
01:58
最关键的两点在于
01:59
第1万事万物都有惯性
02:02
不存在例外
02:03
第二惯性和质量成正比
02:05
牛顿同志用物理学公式
02:07
给我们解释了一个玄之又玄的现象
02:09
任何一种趋势要改变原先的状态
02:13
都不可能立竿见影
02:14
其效果总是滞后的
02:16
越大的趋势越是如此
02:18
任何一个人组织国家从做出努力
02:22
进行改革到走向蒸蒸日上的过程
02:24
无一例外都会是上面这幅图
02:27
即便你最开始做的是正确的选择
02:30
你已经开始走出冬至
02:32
但你仍然会深陷小寒大寒的泥潭一段时间
02:35
这个时候千万别泄气
02:38
前面的努力没有白费
02:39
大量的热量已经开始带走严寒
02:42
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变化
02:44
只不过是因为惯性的原因
02:46
如果继续坚持正确的方向
02:48
等过了临界点时
02:50
就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02:54
因为你需要前面大量的炮灰去阻挡
02:58
就有势力的惯性等整个大环境的势能积累
03:01
帮你走过严寒的临界点
03:08
第一个举起官僚反击的大隋
03:11
第二家庭的杨玄感
03:12
你说呢帮着大隋镇压了好几轮叛乱
03:15
还乖宝宝粘着李渊
03:16
你说呢
03:18
再往深点说
03:19
这个道理仅仅局限于革命这件事吗
03:22
惯性这大哥属于地球不爆炸
03:25
我们不放假
03:26
任何一个国家和经济体
03:28
当改革或者腾飞之前
03:32
任何改改变或新的科技与手段
03:35
无论好坏
03:36
最开始都不会产生什么好的结果
03:39
因为原有的平衡会被打破
03:43
不仅不会繁荣
03:45
甚至会出现衰退
03:46
这个时候反对你的声音会摇旗呐喊
03:50
大部分国家和经济体会掉头转舵
03:52
退了回去
03:53
永远没有越过龙门
03:55
任何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也是如此
03:58
当你换新的人生算法
04:01
新的学习方法
04:02
更新技能动作
04:03
最开始都会不适应工作
04:06
会觉得不顺手
04:07
学习会觉得吃力
04:08
竞技成绩会下降
04:10
技能会出现失常
04:12
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根据实时的反应
04:15
草率的给出结论
04:16
觉得走错了路
04:17
然后在一次又一次左右摇摆中蹉跎一生
04:20
一事无成
04:21
综上所述
04:22
无论是颠覆者还是组织机构改革
04:26
还是人本身爬坡过坎的成长阶段
04:29
永远不要相信立竿见影
04:31
这是物理学大厦的基石定律
04:34
死了的
04:34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04:36
有太多人相信立竿见影
04:38
太多人在刚看到风口就要跳进去
04:40
总是担心晚了就没了
04:43
总是焦虑这风口没把自己刮起来
04:45
其实单纯以牛顿同志的思路推演一下
04:48
如果真的是风口
04:50
那这个风口的势能就会很大
04:52
惯性就会很大
04:54
在惯性定律的加持下会持续很长时间
04:57
比如说今天的中国
04:59
整个国家的腾飞规模已经起来了
05:01
已经远远地走出了临界点
05:03
哪怕现在瞬间熄火了
05:05
惯性也会推着他走很远
05:09
强汉
05:10
开疆盛唐气象
05:15
西域的奠定和高沟离的消灭
05:18
那都是在李世民死了以后的几十年
05:20
都是在午后开始祸国给国家刹车的时候
05:23
无尾之乱了20多年
05:25
中间出现了那么多磕磕绊绊
05:28
但惯性依旧让盛唐势不可挡的又走了40多年
05:32
如果真的是风口
05:33
那会是很久
05:35
早一点晚一点近
05:36
有什么差别吗
05:38
你要做的是做好准备
05:39
在风口中待得足够久
05:42
你要做的是追求一个长期发展
05:44
且能有复利效应的机会
05:46
你要做的是在一个风口领域深耕10年20年
05:50
从而拿走头部的利润
05:51
因此早一点晚一点的意义不大
05:54
方向和思考的意义很大
05:56
如果不是风口
05:58
那晚一点劲也没失去什么
05:60
看准了
06:01
看准后进去往死里干
06:04
别看了个大概着急忙慌
06:06
进去以后有瞻前顾后的哆哆嗦嗦
06:08
有人会问马云同志说过
06:10
先是看不起
06:11
然后看不懂
06:12
然后来不及
06:13
然后跟不上
06:14
马老师教导过
06:15
我们看到机会后不冲进去就晚了
06:18
你梦想马云不拦着
06:20
但首先有几个马云
06:22
马云之所以看得懂且看得起
06:25
是他从美国回来后
06:27
看到那边已经成熟且蒸蒸日上后
06:30
得出互联网注定牛逼的结论的
06:32
而且他得出判断的要素中有个不起眼的环节
06:39
你看到的他都是往来皆白丁
06:42
但他谈笑有鸿儒
06:43
这事大概率不爱跟别人念叨
06:45
况且就算强如马云
06:47
95年就投身他看得准的方向了
06:49
也是直到99年他才稍微喘了口气
06:52
不是每个人都能活过那等大事的
06:55
4年的
06:56
你如果有机会采访他
06:58
多问他95~99年的故事
06:60
别问梦想和战略
07:01
那对你都没有用
07:02
问他咋活下来的
07:04
问每笔现金流的单子
07:06
如果你没有把握它的特殊性
07:08
那就别95年杀进去
07:09
东哥04年才把京东搬到了网上
07:12
张一鸣12年才成立了字节跳动
07:14
黄征16年才推起来的拼多多
07:17
事实证明
07:17
这帮后来者们也没错过啥
07:20
一个人的成就等于成功率乘以事业量级
07:26
乘以效率乘以时间长度乘以时代的机遇
07:30
你能控制在手里的是成功率和效率
07:34
像事业量级
07:35
时间长度
07:36
时代的机遇是你看准的那个风口
07:39
惯性定律告诉我们
07:41
大石头会很久
07:42
这个时间长度会给你事业量级和时代的机遇
07:45
你要站得久
07:47
小打小闹的事情惯性不会大
07:49
这世上有太多貌似的风口
07:51
之所以正貌似风口的钱有风险
07:54
因为任何动作和资源投入都有成本
07:57
内容转瞬皆逝的投资机会
07:60
其实更类似于赌
08:01
就算赶上了
08:02
也不过是一锤子买卖
08:04
更多的是进去以后风停了
08:06
然后把裤衩都输没了
08:07
这世上有很多刺激
08:09
你去忽略惯性定律
08:10
去立竿见影的那些所谓的神话
08:13
当年满大街都是囤货
08:15
一箱一箱的bb机
08:16
很多卖成功的老师们也都在说自己有秘籍
08:19
从他那儿脱胎换骨
08:20
只要3888
08:22
但还是那句话
08:23
咱们再来加深一遍印象
08:25
无论是颠覆者超车
08:27
还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