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白了美,肾白了亏,嘌呤确实不能多

这次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已经完成的,关于嘌呤的研究项目。我们对C57BL/6黑色实验小鼠,每天灌胃一次某个嘌呤单体,剂量是50毫克/千克;相当于一个70公斤的人每天摄入350毫克;连续28天。然后进行多项检测。
其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肝功能指标,灌胃嘌呤组没有更高;说明肝功能并未受损,后续的解剖观察也证明了这一点。

肌酐和尿素是肾功能指标;灌胃嘌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肌酐升高了1.5倍,尿素升高了4.6倍;这说明肾脏功能明显受损。

经解剖,灌胃嘌呤组的动物肾脏,与正常组相比颜色泛白,肉眼即可分辨出显著的差异,而且发生率是100%。

灌胃嘌呤组的肾脏重量增加了16.8%;肾脏系数增加了28.4%。这些数据,都是肾脏受损的证据。

灌胃嘌呤组的样本,肾小管扩张、管腔增大,部分肾小管上皮有空泡化,部分肾小管内部有沉积物,有的刷状缘消失,肾小管周围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另外也发现,部分肾小球萎缩。简单描述就是一句话,明显的肾功能损伤,实锤!

我们收集了几百种国内外的啤酒并检测了它们的嘌呤含量,巧的是,其中有一款来自美国的迷失海岸Beluga Triple IPA啤酒,它的总嘌呤含量很高,浓缩后,特定的一种嘌呤含量与本次实验中灌胃的这个嘌呤含量几乎是相同的。

绝大多数哺乳类动物,包括小鼠在内的啮齿类,由于尿酸氧化酶的存在,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并不是和人类一样的尿酸,而是尿囊素,它是由尿酸进一步代谢产生的。

我们人类的尿酸氧化酶,在进化过程中丢失了。

所以呢,灌胃高嘌呤的啤酒浓缩液,黑色实验小鼠的血尿酸是不太可能升高的。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实验动物被灌胃高嘌呤啤酒浓缩液之后的综合情况。灌胃啤酒浓缩液28天之后,也将进行相关的检测,以及病理切片研究。
下次继续给大家分享我们的小黑鼠喝啤酒的实验结果,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