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个正义的城邦应该是怎么样

2023-07-14 16:51 作者:小播读书  | 我要投稿

我们继续分享柏拉图的经典代表作《理想国》,上一期我们分享了苏格拉底通过一个关键的隐喻和论据,把讨论的视角从个人的正义,切换到城邦的正义。


而从这里开始,实际上才进入这本书真正的主题,一个正义的城邦应该是怎样的,或者说,一个理想的城邦应该是怎样的,这就是这本书之所以叫《理想国》的原因。


另外,之所以叫“理想国”,也是因为这个国家模型,是柏拉图借助苏格拉底之口,通过思想实验的方式构建起来的。


所以,我们就来看柏拉图是如何一步步在思想中构建这个理想城邦的。



苏格拉底说,一个正义的城邦应该是怎么样呢?这个问题太复杂,我们需要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谈起,什么是对城邦所有人最重要的?


苏格拉底说,当然是粮食。


有了粮食才能生存,这其实也符合马斯洛的五层需求理论,生存需求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


除此饮食之外,还有穿、住、行等等需求。


有需求就需要供应,显然一个人无法创造所有的东西,所以就必然需要不同的人,比如农夫提供粮食,瓦匠修建房屋,纺织工缝制衣服。


于是城邦的第一种人就出现了,那就是劳动者。


这里苏格拉底又作出了一个关键的预设,那就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有不同的禀赋,他们所擅长的能力不同,所以,发挥每个人的禀赋的,对于每个人和城邦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荀子在《荀子·荣辱》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荀子说,国家最好的治理方式,就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资质和才能,并且让每个人得到自己应得的回报。


有仁德的人居于君主的位子,农民把自己的力量用在种田上,商人把自己的聪明才干都用在理财上,工匠把自己的技能用在制作器械上,士大夫以上的官员,都把自己的仁慈和智慧用到办理公事上,这样天下才能井然有序,得到大治。


其实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秩序也采用了类似的思路,“一人一事”,每个人不可能拥有多项技能,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禀赋,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独特的禀赋,那么整个城邦就能井然有序,前面我们也介绍了,对“秩序”的追求是东西方智者们共同的追求。


苏格拉底说,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自己秉性的工作,放弃其他事情,“一人一事”,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


吃、穿、住是人的基本需求,而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不断扩充城邦的人,比如农夫造不出锄头,建筑工和纺织工也是一样的,每个人有自己的独特的技能,但是他们也都需要相应的工具。


所以,这个城邦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人们相互之间满足彼此的需求,商品贸易,交易货币,基础设施等等就逐步建立起来了。


其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经济学模型的影子,在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沿用了《理想国》中的一些思路。


一方面,人是理性且自私自利的,这是经济学的核心假设。另外一方面,再自私自利的人也有需求,而且是他自己无法实现的需求,所以就需要他人的帮助,或者说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


于是,亚当·斯密也从社会分工开始,构建了整个经济学理论大厦。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其实就已经提出劳动力和工资的概念,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一个人力气不够,于是需要有足够力气的人来劳动,这些人按一定的价格出卖劳动力,这个价格就是工资。


因此,毫无疑问,他们是靠工资为生的人,今天我们把这种人称之为:工人。


总之,按照彼此的需求和社会分工构建起了一个有序的城邦,这个城邦内的人们可以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了,那这就是理想的城邦了吗?


这时候格劳孔发言了,他说如果仅仅满足需求,那这个城邦只是一个猪的城邦,除了基本的需求之前,应该还需要增加点别的东西。


比如基本的饮食之外,也许还需要点调味品,香料,香水和糕点什么的,除了基本的衣物之外,应该还需要点绘画和刺绣,金子和象牙等等装饰品。


苏格拉底把能满足基本需求的城邦称之为健康的城邦,而有了艺术和奢侈品的城邦称之为发烧的城邦。


这个发烧的城邦还可以增加很多人文艺术,诗词歌赋,教师,保姆,厨师等等,总之,除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外,城邦的生活还可以更加丰富多彩,但也就需要更多的角色。


随着城邦的人越来越多,农产品的可能就不够了,这个时候人们就需要更大的耕地和牧场,那么就会发生土地资源的争夺,由此,战争也许就不可避免。


苏格拉底说,我们找到了战争的起源。



战争始于对资源的争夺,即便是现代战争大部分也是这样的,而人与人之间争斗的开始,是私有制的产生。


在启蒙哲学家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认为,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不平等的起点,私有财产导致了相互依赖、嫉妒、不平等以及对穷人的奴役。


卢梭说:谁第一个在一块土地上竖起一块牌子说:“这是我的”,而周围那些天真单纯的人居然相信他的话,这个人就是文明社会的创始者,而这也是人类不平等的开始。


当然,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自由和平等的理念并不是核心,追求稳定有序的城邦才是目标。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通过思想实验,找到了城邦从健康城邦到发烧城邦的过程中,会导致资源的争夺,由此会引发战争。


有战争当然就需要军队来保障城邦的安全,于是,城邦的第二种角色就出现了,那就是城邦的护卫者或者说军人。护卫者和劳动者有什么不同?


应该如何教育护卫者?


柏拉图借助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一期内容接着讲。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个正义的城邦应该是怎么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