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浪潮下我们需要重新定位汉服产业 还你一个真实的汤圆姐姐
汉服+的浪潮下我们需要重新定位汉服产业 还你一个真实的汤圆姐姐
图文来自:汉服全搜索v
特别声明:本号本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余文章均为原作者观点,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有的人复兴汉服,画着精美的妆容,穿着华丽的服装;有的人复兴汉服,查阅典籍,追溯形制,考据出处,默默耕耘;有的人复兴汉服,摇旗呐喊,呕心沥血......而她,用一组表情包征服了大众,让汉服走出漂亮衣服的设定,让人们重新认识我们的民族服饰。

很多人认识汤圆姐姐,是从一组可爱的表情包开始的,里面的唐朝女子犹如复活的唐陶俑,丰腴的身材穿着考究的唐朝服饰,圆润的脸庞画着夸张的唐氏妆容,用极其夸张的接近滑稽的表情吃着中国最具传统意义的汤圆,因此,她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汤圆姐姐。
这次,蜀风汉韵网有幸在成都浣花溪“汉文化推广新青年2020年度评选大赛”的现场活捉汤圆姐姐,并对她进行了专访,下面,请跟随我们的采访,了解最真实的汤圆姐姐。
小编:汤圆姐姐您好,很高兴能采访您。请问您对汉服的爱是源于什么呢?
汤圆姐姐:源于传统文化。初期,我对传统文化并没有什么概念。我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毕业以后在成都工作了四年,主要做儿童插画,后来回到重庆工作,从事文创和壁画,直到09年接触了很多同袍,开始对汉服感兴趣。也许就是一种命中注定,好像我一直在期待它出现,而她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了我的生命中,而我一眼便看中了它。2012年我面临工作转型,我的集合店面开始由线下转线上。我开始是帮朋友做汉服内搭,然后发现了里面的商机,于是从12年底到13年初转型做汉服。汉服让我前30年经历和爱好的积累找到了一个恰当的结合点,那一瞬间我便知道,我此生都将与汉服作伴。

小编:那您是怎么理解汉服和汉服文化呢?
汤圆姐姐:我觉得如果只把汉服当做一个服装,其实是非常狭隘的一种看法,汉服应该是一种汉服+的概念,它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如果汉服已经普及到了普通人正常接受,就像是中国吃饭要用筷子一样,穿汉服成为国人的日常穿着,就不用每个人穿着汉服去推广传统文化了。而目前的汉服热潮,折射出的是一部分的传统文化的丢失,需要一部分人穿着汉服来发声,让大家看见汉服本来的样子。
小编:如今在汉服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考究形制,一种是支持创新,您更支持哪种观点呢?
汤圆姐姐:我觉得形制考据和创新应该是汉服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我的品牌叫京渝堂,其中有个子品牌叫唐本佣,更被大家所认可,唐本佣便是复原古画中的服装。我们的品牌体系分得很多,有走复原传统路线的,有走创新发展路线的,因为我的思维是发散型的。我们需要有一部分去做仔细的研究,去把血脉的根基延续下来,也需要有人去创新,为我们的未来找到一条发展之路。两者并不冲突,也不矛盾,唯一应该规避的是融合性。就像筷子,有竹筷子,不锈钢筷子,银筷子,它的用途就是吃饭,它是我们东方文化的展现,它有别于刀叉,这是它的根本,与它的材质具体是什么没有关系。而汉服本身是一个庞大而抽象的东西,它代表着我们民族的特色,蕴含着民族的文化传承,但它的根本是服装,是人们用来保暖,修饰身体的,只要抓住了这个核心,沿着这个核心走下去,它就会迎来它应该有的美好未来。

小编:刚才您讲到您自己的汉服品牌,那么最近有上新吗?
汤圆姐姐:没有!(此处有爽朗的笑声)我几乎有一年没有上新了。在去年9月份我发起了“礼仪华夏”汉服模特大赛,也正在以学习的状态做文化的推广。
小编:春节和春季是汉服销售最佳的时机,今年准备上新吗?
汤圆姐姐:没有!
小编:为什么呢?
汤圆姐姐:我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推广“礼仪华夏”,希望去年刚诞生的这个IP今年能走得更远,因为我们是跟徐州政府合作的,属于半官方的推广,而我选择在能力和金钱都有限的情况下,为传统文化的推广作出更多的努力。
小编:你放弃了挣钱的机会去做公益,您觉得值得吗?
汤圆姐姐:我觉得是值得的。老一批的汉服商家,尤其是原创汉服商家,都非常有情怀,和现在很多资本商家的行为是有所区别的。
小编:的确,就像重回汉唐这些最早的一批汉服商家,都是源于对汉服的爱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可才从事这个行业,而且在做汉服行业的同时,还在做文化的挖掘与推广,你们这种大爱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敬佩。那么对于学术研究和汉服推广,你什么看法呢?
汤圆姐姐: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目前更需要学术的支持和帮扶。汉服行业发展不过十多年,许多商家的初心是因为爱好,但是我们毕竟是非专业的,尤其在资本的面前,我们的初心在资本的冲击下,犹如螳臂当车,很容易被淹没。几年以前,我们就很担心会被降维打击。汉服市场的前景是非常广阔,肯定会做得很大,因为它是民族产业,是一个民族自信展示的符号。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汉服产业,但是我们发现,目前很多传统的做服装的资本商家进入并没有成功,比如七匹狼,比如报喜鸟等等,这些很大型的服装产业进来后发现,利润并不如他们预期的那么高,销量并不是很好,因为他们没有抓到汉服产业的脉搏。而我们目前面临的降维打击恰巧是文创系统的资本商家,很多文创的商家做汉服并不是从服装的角度,而是从文创的角度去做,将汉服作为他们文创系统的品类来经营,反而做得很好。我认为我们汉服产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是草根里发芽起来,没有一个从上而下的规范制度和指导方向,大家现在都是各占山头,各自为政,肆意生长,对外的抗风险能力很弱,从工厂到供应商等,都是无法控制的。就像今年疫情,许多汉服厂家打出了9.9一套汉服的最低价,这对于做原创汉服的商家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小编:今年疫情的确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特别大。
汤圆姐姐:是的,其实这些厂家或者商家打出低价,也是形势所迫,因为他们要养活那么多的工人。但是对于整个汉服产业,这其实是一种警醒,我们需要改变,需要重新梳理我们的脉络,因此我才会提出汉服+的理念。
